第472章 债券众筹
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债券,西部建工向全大华发布了三亿份的企业债券。
债券由华夏银行作为担保,华夏商贸、关外商贸和皇家商贸作为支撑。
等于是将能利用上的信用保障全都用上了,三亿份共募集的资金总额是三百万亿。
也就是说一份的价值是一百万,在大华如今将近二十亿的人口中募集,只要是大华国籍都可以购买。
一百万在当今这个时代购买力还是很强的,可以供一个中等家庭吃喝不愁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乍一听其实条件很高,但若是仔细算的话,条件其实也不算太高。
至少经过政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能够拥有百万资产的大华子民至少有四五亿人之多。
这些人都是从底层起,借助大华在全世界开展贸易的风口,通过自办企业和从事贸易货运加工等行业积累出来的。
外东北因为气候原因,如今总人口在一亿多人,大概有两千多万户,几乎每户都拥有百万以上的资产。
他们有的从事捕鱼和水产加工、运输行业,有的从事养殖和种植行业,也有的如代善一样经营着牧场。
有的做药材生意,有的做皮毛生意,有的则是做木材生意,还有很大一部分做的是矿产生意。
就比如苦夷岛那边,煤炭、石油和铁矿石这三项,就足以让数十万户家庭过得美滋滋的。
外东北的人少地多,大机械农场遍地都是,粮食虽然便宜,但架不住人家种的多啊。
这样也很大一部分发了财,成为百万级以上的富翁阶层,拿出一百万根本不是问题。
草原那边也是地广人稀,蒙古各部如今在大华的推动下,大牧场经营的有声有色。
一年的纯收入至少在二三十万左右,稍微积攒一些就能拿出百万以上的家财。
就算是西伯利亚高原和平原,也因为矿产和种植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更不要说新大陆那边了,当初最先在新大陆扎根的百姓,人均都能有数百万的资产。
所以说这三亿份的债券还真不算什么,能够拿出上百万的家庭比比皆是。
也就只有中原和江南,因为明王朝的拖累,过得不算是太好。
就那样也能找出几十万户能达到这个水平的。
事实也印证了这个数据,当西部建工的债券在整个大华疆域发布之后。
又有了郑毅这个皇爷的案例,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将三亿份全部销售了出去。
回笼的资金高达三百万亿,相当于华夏帝国一年多的财政收入总和。
加上前期那些股东投入的资金,如今西部建工的总资产高达四百万亿。
而且还都是现金,可以说比帝国的国库现金还要富裕的多。
看的政务院负责财政那些人眼睛都红了。
也琢磨要发布一些债券去搞些钱回来。
当然这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国家的运行当前很正常。
债券这东西可有可无,没必要如此去做。
相信等到非洲大陆开拓出来之后,大华的财政收入还能再上新台阶。
加上奥州和新大陆等地的发展,财政收入只会越来越多,不需要让老百姓去支援。
西部建工这次是例外,因为财政没办法支持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去启动工程项目。
这些钱都是要还给百姓的,不然的话三大商贸和各位股东就要想办法补窟窿了。
朱功亮迫不及待的搞了个开工庆典,郑毅出席讲了个话就急匆匆的开始干了。
这个工程的总量十分的浩大,几乎需要十年的建设周期。
收益周期也会比较长,动用的资源和人力那更是多不胜数。
朱功亮提前就向政务院建设工程部、高等教育、矿产资源和工业等部门提出了申请,物资和人员都从全国各地开始运输,先运送到川蜀和滇南,然后从那里上高原,进行整个工程的前期准备和一期工程建设。
要知道这个工程可是遍布西北、西南和次大陆的北岸,用的人简直就是不可估量的。
郑毅也只能在高原逻些城等地设立分基地,在滇黔川蜀等地的分基地支持下大量召集青壮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