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废墟 > 第九十七章 巴伐利亚飞机公司(下)

第九十七章 巴伐利亚飞机公司(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北兵工厂虽然也有飞机制造的业务,可那只不过是飞机的简单构件生产和组装而已。说实话,当下造一架飞机远没有后世那样复杂,首先现在的飞机没有复杂而庞大的电子设备,结构上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构件要生产,如果单纯要生产一架能飞的飞机,其技术难度有时还赶不上造一辆汽车来得复杂。这时候正是飞机和航空器大变革的前夜,许多二战著名的飞机都还没有影子呐,需要等待这场技术变革和空战新思想的突破。

瞿振渝曾经为造飞机的事找过王助等中国的航空先驱们,但他失望地发现,这些人的技术观念还停留在一战的时候。毕竟这些人没有国内扎实的航空工业基础的支持,出现了很长的技术断代空白,已经不足以承担研制符合未来空战所需的新飞机了。

而这个德国的巴伐利亚飞机公司,却是一直都从事航空器的制造和研发,又有充实的一战经验的支撑,要搞出新的适用的飞机,光是起点条件就比国内的先驱要高得多。

这时候的德国,因为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连保持空军都不被允许,更不要说制造空军的作战飞机啦。所以很多航空器制造商就通过控股别国的同类企业,继续研发和生产飞机,以保持自己的技术积累和迭代发展。比如容克飞机公司就把生产线设在苏联的莫斯科,为此他们投资了8、9000万德国马克设立制造厂,条件是也向苏联转让自己的飞机技术。

只不过这个巴伐利亚飞机公司刚刚经历了破产和重组,他的投资能力又如何呢,这才是关键。至于这封信,既然是求援的,肯定不会说自己在中国的计划投资啦。如果有钱,魏采尔直接找老蒋就能轻松解决来华投资办厂的事情了,犯不着拐着弯来找自己。

“如果我有产品方面的需求,他准备怎样满足我们?”瞿振渝试探着问道。

“那就太好了!我想只要是能够让公司能维持发展下去,梅塞施密特先生一定会满足您的条件的。你知道吗,今年他只能靠为罗马尼亚航空公司生产教练机的业务,维持自己的公司,可数量也仅仅有可怜的80多架。”

魏采尔高兴之余,再次把公司的惨状给透露出来了,当真不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商人。

“他能来中国投资建厂吗?”瞿振渝听了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

“这恐怕不能,他们现在没有多余的资金。”

“但您知道我需要的是军事用途的飞机,这在你们国家,这类产品是不被允许生产的。”

“我知道不能,所以他同意来中国为你们造飞机。”魏采尔指指瞿振渝手里的信。“但这需要你们投资办家飞机生产厂。我找你就是觉得您能解决办厂的资金。”

“中央不能出这笔资金吗?”瞿振渝明知故问。

“不,不,中央没钱。今年这场水灾,已经把中央的家底掏空了,虽然他们很想要德国的飞机,但也无能为力。

亲爱的瞿,我知道今年就数你们有钱了。你们的粮食卖的整整比进口价格贵了一倍,那可是一大笔钱啊。就是还了法国人的借款,你们也会剩下不少。而且我还知道,你们非常重视空军的作用,这次的冀南大战,要我看就是靠空军的力量才非常容易地打败了叛军。

你们有钱,梅塞施密特先生有技术,你们可以合作得很好的,这就叫‘双赢’,这不是你们常说的吗。”

魏采尔热切地推销起他的设想,在他看来,瞿振渝这帮人走了狗屎运,弄到了一大笔钱,用这些钱来买德国的技术,是赚了大便宜了。

“魏采尔先生,我们也有技术可以让德国的同行学习。”瞿振渝可不想他把自己当做一个买办,只是花钱买产品而已。既然要出钱,那就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办好了。

“我的意见是双方可以成立一家中德合资的飞机厂,梅塞施密特先生如果不出钱,可以用技术入股。我们承担全部的出资。但他的技术入股所对应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成果应属于公司。在合作开始后,新发展出的技术也一样属于公司。产品我们双方向世界推销,但我们可以给一个兜底的数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