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废墟 > 第六章 918事变的危害

第六章 918事变的危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几人计议停当,都同意把冯庸当作他们进入这世的突破口。

冯庸虽然现在是民间人士,没有官方职务。但他出身豪门,背景深厚,自己又有破家办学的美誉,应该是个有正面思想的人,值得他们与之相交。更重要的是,冯庸因为是张学良发小和挚友的缘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保荐人。他是有资格和有底气把四人推荐给张学良,让他们更快地靠近能改写“918事变”结果的权力中心。

历史这个东西,有时是要靠英雄去创造的,也大概率靠英雄去改变,你不靠近实力的中心,借助现有的权力作力量,自己要想当个英雄,肯定是空费心机,或者是事倍功半。最难过的就是你想去改变的那件事儿,仍然如期在你眼前发生了,仍然沿着原来的轨迹发展演进。这迫在眼前的“918事变”就在半年之后,几个人都明白那爆发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们从容不迫地筹划妥当,再慢慢地付诸行动了。

这样看来,冯庸就是他们必须利用的保荐人,至于他的保荐能否被张学良等人接受,四人都是行动派,并不对此抱悲观的预测,只能到时候再想辙。

所以下午吃过饭后,秦川就让石勇俊安排车辆,把他们送出山区,到北镇去坐火车回沈阳接受治疗。石勇俊把村里仅有的两架大车都发动起来,把五个人安置在两辆车上,赶车向山外的北镇奔去。至于那堆烧成骨架的残骸,就留给乡亲们自由取用,变废为宝了。

秦川和瞿振渝和冯庸呆在一辆车,车子架上车棚,再拢上挡风的棉被,车内的光线就变得很暗了,只剩下从车棚的破洞中透射进一些光线,让三人勉强能看到对方的面容。

冯庸和秦川并排正向坐在厚厚的棉被窝里,瞿振渝和他俩面对面坐着。冯庸心里很紧张,在知道几人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因为对未来的无知,他竟然对几人有了一种畏惧的心理。而面对他坐着的瞿振渝,一张脸上没有客气的笑容,还残留着几缕愁绪和烦躁写在表面。

秦川在车辆一出村,和石勇俊等人告别后,就抓紧时间,从怀里掏出手机,开始向冯庸展示手机上存储的照片。

冯庸这几年办大学,心思也向科技思维偏向了不少,见秦川又是拿出这个名叫“手机”的物件,顿时又心怀激动,崇敬之情跃然而出。

秦川打开图片库,调出照片,快速找到前几天在沈阳拍摄于的“918历史纪念馆”的那几张。有几人在白色残历碑的合影,也有在馆内多种实物展品的照片。其中就有日本人自己拍摄的《满洲事变写真贴》,以及多张日本人占领北大营和奉天城的照片。

起初冯庸见了这些,只是怀着一种技术崇拜的心情,欣赏着这些此时极为少见的彩色照片,慢慢地他觉出味来,这并不是什么一些科技成果的展示,而是和东北有着什么关系。秦川把残历碑的照片放大,就让冯庸看清了碑体上赫然的文字。秦川读给他听;“1931,9月18,星期五,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人奋勇抗争!”

秦川的语调带着一种悲怆的味道,虽然低沉压抑,但在冯庸心里,却像惊雷骇浪,掀起滔天的波澜,震得他目瞪口呆。柳条湖、南满铁路、日军、北大营、东北军、忍痛撤离、国难降临。这几个他很熟悉的词,幻化成一张张着了火的惨象图片,在他的脑中不断涌出、闪现。他就好像是一个趴在窥孔前,偷看着一幕恐怖的故事,心里颤栗不已。

“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它就即将要发生在你生长和生活的城市,他会被日本人卑鄙地攻占了,还有全部东北三省和热河省,三千万同胞先民沦为日本人的奴隶,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造成这一切的灾难的,是日本关东军的卑鄙无耻的侵略,也有东北军不抵抗,全军溃逃入关,所以我们后来的人把这视为耻辱,把这天成为“国耻日”。我们为了警示后来人,特地建了这座纪念馆。它就在事变的肇始地点柳条湖。”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呢?”冯庸惊得发呆,口中只是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

“你在东北,就在这个时期,应该比我们这些后来人更清楚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瞿振渝接着秦川的话题:“据我们后来的历史研究,有很多实证表明,日本人对东北的觊觎是由来已久的,用武力夺取东北的计划也是暗中谋划了很久。我们之所以把这当作国耻,更大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当局,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到东北的张学良当局,对日本人的侵略竟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40万东北军一枪不发,就任由人数只有2万多人的关东军在三个月内抢占了东三省全境,真是奇耻大辱!”

瞿振渝是个技术专家出身,说话很有一股直男的特点,对于他心目中瞧不起的东北军诸位,这话说得是恨其不争,责之深切。

“这是真的吗?”冯庸也给惊得张大嘴,却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是真的!而且是远在北京,哦,不对,当时叫北平。是远在北平的张学良亲自给沈阳城的荣臻参谋长打的电话,要他命令第7旅把枪都收到仓库中,躺在床上不动,也别反抗,免得进一步加剧日本人挑衅的气焰。”秦川盯着冯庸,看着他眼中是震惊未平,又添了疑惑不解的表情。

“这样荒唐的命令,是他小看了日本人的野心。把日本人蓄谋已久的偷袭,当作平时两方日常的小摩擦,小误会。所以这样的处理铸成了一身最痛悔的事情。这个错误还不是他最终丢失全东北的最大原因。在918事变之后,他虽然调华北的东北军回师东北,在辽西锦州一线布置反击攻势,但最后却因为他自己要保存军力,也是一枪不放就率军退走,在日军面前失去了一战的勇气,坐看国土沦丧,百姓流亡,陷国家于亡国的边沿。”

秦川在冯庸面前抖落着张学良的种种愚蠢行径和不堪,进一步刺激冯庸,让他对未来的危难能从国家民族的高度上看一看,量一量,跳出军阀私利的角度来,觉悟出更大的负罪感,或者是更强烈的救赎心理来。

中国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出现了那么多的军人、政客、文化汉奸,就是因为国家民族意识淡漠,一切以个人私利为上。以常人度之,不把他们的信念和文化自信激发出来,很多人在如此的巨变面前,很可能都抱着无能为力,力不从心的气馁,以自暴自弃,苟且求活的态度对待国家的灾难。因此秦川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张学良可能在心里只想着保他的东北军不受损失,想着他还有华北作为自己立身的地盘,所以他对东北的沦陷听之任之。殊不知东北是中国经济和工业实力最精华的地方,是国家进行卫国战争的国力所系。丢失了东北,让中国的经济能力直接损失掉了4成,极大削弱了国家的战争能力。日本人拿下了东北,为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找到了纾解的口子,把国内几乎要崩溃的经济,用东北的市场和原料供给给能力,给生生地抬出了泥沼。

并且他们还以东北的产业和资源条件,快速发展了自己的国力,使它全面占有了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打个简单的比方,在东北沦陷之前,中日两国的经济能力大体是1∶1,日本夺占东北后,瞬时就变成1.5∶0.5,差距达到3倍之多。从此日本就有了一步鲸吞中国的野心,做事更加肆无忌惮,任意欺凌中华民族。

你说,东北的丢失难道仅仅是张学良个人丢失了一个的地盘吗?仅仅是你们东北人的苦难吗,这是对全中国人民的犯罪,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