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小说 >民间故事奇谈 > 七月半送纸钱

七月半送纸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七月十四,又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我们俗家传统节日中的中元节,在《易经》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之语。七乃复生数,故选七月为孝月,常行祭祖之事。

在以前,多是聚族而居,有些村子甚至整个村子都是一个家族的。族内立祠堂、修祖坟,祖祖辈辈看守、养护。族内人去了,棺椁抬入祖坟安葬,灵位则请入祠堂栖身。

我们那里至今许多地名都能看出之前家族的影子,诸如“赵家坟”、“宋家庄”等等。

老一辈子七月半祭祖是很讲究的,算得上是一年中极重要的大事之一。祭祀通常分为祠堂祭拜,坟前尽孝,家族聚餐三个部分。

一般要提前一周就要开始准备祭祖用的东西。各方各家都要按照老规矩将东西准备好上交祠堂。

明火的东西,各房要分别扎一对纸人、纸马交到祠堂,困难的人家不能少,富裕的也不必多,分别取勤勉上进、脚踏实地之意。

按人家上交一定量的新米,新麦,新麦磨成细面粉,留作后用。

其余的牲畜、香火、蜡烛、纸钱、香油等一应物品,则由每家上交银钱,然后由族里管事的人统一安排采买。

东西采买全,就要开始筹备上供的东西。

杀一头三年以上的猪,把猪头切下,四个猪蹄砍下,猪头要切口整齐,擦洗干净,不能有血污,然后将猪头端端正正的摆放在大圆的瓷盘子上。四个猪蹄两两对称着摆放在圆盘上,取天圆地方,四海挠钱之意。

选一只健壮的、毛色鲜亮的大红公鸡,精心喂养,用五色绳子编成一股,将鸡的两只脚捆结实,然后拴在供桌脚上。

准备一条大鲤鱼,从鱼肚子上划一刀,取出内脏杂物,再从鱼尾处钻个孔穿上五彩绳,把鱼尾弯至鱼鳃处,绑好团成一个圈,摆放在盘子上。

用新磨成的面粉蒸一锅呛面圆大馒头,取五个叠放在盘子上,四个为底,一个为头。烙一锅翻面的大饼,至两边焦黄出锅,取四个摞在盘子上,与馒头象征五湖四海。

擀一碗面条,煮熟,拿两只筷子旋好,盘在一个大海碗里,盘的越紧越好,象征着族人无论走多远,只要根在,都能紧密团结。

其余的时令果蔬若干盘,满满当当,摆满供桌。

最后要用上交的米蒸一碗夹生的米饭,用大海碗盛好,摆在供桌上,以备插香之用。

一切筹备整齐,远处赶回来的族人也到了家,转眼就来到了祭祖之日。

这天早上,人们早早的起来收拾,梳洗打扮好来到祠堂聚集。按照族谱上的辈分整齐排好队,一排四人,男女分列,男左女右。

祠堂为了迎接族人,早早地就将大门敞开,族长和族老打头,人们排队进入,全场寂静无声。

稍大一点的家族祠堂大多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样式,正屋三间用来摆放祖宗的排位、画像一类的,剩余两间厢房则给照看祠堂的人住,平时看管财物,打扫卫生。

院子的正中央是一个四角立着的大石鼎,鼎内早早地积了厚厚的一层香灰。石鼎后正屋前摆放着准备好的供桌并一应祭祀物品,院子里堆满了族人上供的纸人、纸马、银钱。

族长领人进入,从管理祠堂的人的手上接过三支大香,这三支香约长一尺半,大拇指粗细,点燃之后,族长将其直直的插入石鼎,然后领族人鞠躬,敬告祖宗,后世子孙来了。

鞠躬完毕,族长走到供桌前,先抱起在桌脚拴着的公鸡,用手一下一下颇有节奏的抚摸鸡头,直到公鸡半闭上眼睛,彻底安静下来,然后把它放到供桌上为它准备的空盘子上。

族长再从管理祠堂的人手里接过三支常用的香,点燃了插进饭碗里,然后再带领众族人鞠躬。

礼毕,族长打开摆放牌位的正屋的门,带领族人进入,族人按照队伍站好,人多的,屋里站不下,队伍甚至能排到大门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