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献策朱元璋 > 第139章恐惧

第139章恐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阁下怎么会在这里?”赵华端着一碗温水,对着李云天说道,他对眼前的这位小县令,已经是心惊胆战。

“张巡检,我倒要看看,当日你妻子和你手下的那些人,是何人所为?”李云天端起一杯温水,对着张巡检说道。

赵华一愣,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想到李云天会这么说。

“不用担心,我不会给他找麻烦的。”看着赵华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云天就明白了,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背后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在引导着自己。

“其实,我的建议是由杨云贵先生提出的。”赵华想了想,决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给李云天听,他对李云天的性格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知道他不会那么记仇,不然的话,他也会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杨云贵,讼师?”李云天也是头一次听到,但能成为一位大律师,肯定是有学问的。

紧接着,他又想到了之前刘波交给自己的一份条理清晰、字迹清晰的诉状。

讼师的存在是有其特点的,因为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过学,文盲,所以在诉讼中,他们必须要找人来做诉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个叫讼师的职业,因为在文人眼里,讼师是一种低级的职业,而且不受朝廷认可,很难有文人愿意做这种职业,因此做这种职业的人并不多。

所以,刘波的诉状很可能就是杨云贵写的,只是他没有去查刘波的来历。

实际上,这位讼师也没别人想象中的那般高明,能在大厅里用三寸不烂之舌与审讯的人争个你死我活,这是他自己的事,怎么可能让别人来管?

根据大明的法律,讼师只有一份诉状和一份文件,不能离开法庭,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上告人在背后策划,为他们的法律上的帮助。

“有恩报恩!”李云天不禁对杨云贵产生了一些好奇,在他看来,这家伙的确是个人才,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个讼师了。

杨云贵既然在背后“算计”自己,如果不给杨云贵一个“颜色”,杨云贵还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好惹的主。

第二日清晨,李云天带着绿萼、罗鸣一行回到了湖口县,赵华,张有财,陈伯昭等一众城里的大腕们纷纷前来相送。

李云天现在的处境很不好,不过他现在也算是湖口县知县了,该有的礼数也要有的,要是一个不小心得罪了李云天,指不定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与张有财、陈伯昭等人不同,白水镇的平民们要单纯的多,当他们知道李云天要离开的时候,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来镇门口送别,所有人都来镇门口送别。

李云天在白水镇的时间虽不长,但是在赈灾上,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很快就将灾民安顿好了,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来送行。

“这位先生,这一壶酒,乃是城内的难民们合力购买的,虽说品级不高,却也算是我们的一片心意,还望公子笑纳。”李云天跟赵华他们打过招呼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端着一瓶“鄱阳醉”,对着他大声喊道。

“前辈的好意我心领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我这里。”李云天也不拒绝,让罗鸣将这一壶酒拿了过来,然后微笑着将老人搀扶起来。

“诸位,再见。”说完,他对着众人挥了挥拳,算是打过招呼。

“恭送公子一程。”赵华几个连忙抱拳对着李云天说道。

“送大人。”那名端着酒杯的老人也是单膝跪地,大声喊道。

随着老人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向李云天表示了最大的尊敬。

李云天扫了一圈那些跪倒在地的平民,心里也不禁松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根本就没有出过力,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罢了。

“等一等!”李云天刚要上车,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后面响起。

不光是李云天,其他人闻言也都循声看了过去,就看到一位身穿大红斗篷的女人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