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献策朱元璋 > 第127章准备工作

第127章准备工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云天早已注意到了张有德和冯虎,他们正在一扇石门之后,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张有德就像是一条在冰壶中畅游的蛤蟆,慢慢地将水温升高,等到张有德察觉到不妙的时候,他就再也跳不起来了,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被烧得粉身碎骨。

锻炼完毕,李云天在绿萼的服侍下洗了个澡,换了一件衣服,这才去了书房,给京城里的朋友们写了封信。

他有二三百年的交情,当然不能全部都记下来,而且他也没办法把所有人的姓名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也就挑了几个认识的人来书写。

但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要在京城里和朋友们相处的每一天,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只有这样,他们的信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大小姐,您这是咋了?”

只见李云天坐在桌前,一手撑着腮,双目凝视着房顶,右手的拇指指尖熟练地转动着一支未沾墨汁的毛笔,小翠有些奇怪地向正在研磨的绿萼问道。

“先生要去京都寄一封书信,不知要写些甚麽。”绿萼微笑着对小翠说,这是无法隐瞒的。

“年谊?”李天命问道。小翠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她没有读书,所以并不明白年谊是怎么回事。

“也是第一名?”听着绿萼的讲述,小翠终于知道李云天要去拜见这些新中的秀才,不禁有些激动,有些奇怪地问了一句。

在她看来,第一名是高不可攀的,是个谜,是个文学家的化身。

“哈哈……”还没等绿萼说话,李云天突然一拍桌子,哈哈一笑道。

绿萼、小翠都是一惊,愕然地看着他,不明所以。

“老爷,您刚刚想起一个人,他考了满分,应该是今年的状元,可是,他在殿试的最后关头,竟然只排在了第三名,真是晦气。”

李云天哈哈一笑,抹去了脸上的泪水,看着小翠和绿萼。

他很高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朋友圈中,竟然出现了一位和自己同样落魄的人物。

若是能够与这位结盟,对于他以后的仕途,绝对是一大助力。

“公子,您说的,不会就是余先生吧?”绿萼心中一动,试探着问了一句,她在京城和李云天一起参加朝试,自然是认得这次会试的。

“没错。”李云天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神色,“今科会元,于谦,于廷益!”

于谦考了第一名,一般的朝试都是走过场,一般永乐皇帝都会选他。

只是于谦回答得很是犀利,对朝政评事颇有微词,因此永乐皇帝震怒,以策语之事,将他排在了九十二位。

这让于谦不但没有被选上秀才,反而因为他的表现太过糟糕,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庶吉士,甚至连参加过翰林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明代有“大儒出翰林院”的潜规则,于谦始终未能成为大儒,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李云天记得,于谦因为杨士奇的赏识,已经进入了都察院,再过些年,他就会成为一名监察员。

这位监察院的官员,虽然是七品,但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明代的官员和官员都是以言者为主,要么是都察院的官员,要么是六司,这是一种潜规则。换句话说,正如不是出自于翰林院,便不能成为大儒,没有做过言官者,自然不可能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

李云天的史学见识不多,对明史也是一知半解,但他却清楚地知道,在大明的时候,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三杨辅政”,杨士奇便是三杨之首,也是仁宣朝的第一任宰相。

杨士奇很看重于谦,他是今年的殿试,也很喜欢谦会试。

身为考官,杨士奇成了今年状元的老师,李云天等人也都去了,被他收为弟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