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献策朱元璋 > 第115章 有何目的

第115章 有何目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王问你,这是怎么回事?”

“啊?”朱高熙的表情瞬间凝滞了。

“说吧,你知道的都告诉我。这个陈敏,究竟是何人?”晋王面无表情地问道。

朱高熙犹豫了片刻。

他的额角冒汗,显然正在纠结之中。

晋王的目光越发冰冷。

朱高熙浑身一颤,猛地扑通跪下,痛哭道:“父王,儿臣知错了。”

他哭喊着说道:“王弼确实给儿臣送银子,让儿臣帮他联络宗室勋贵、世族官员。儿臣以前不知他的用意,就答应了他。

父王,这不怪儿臣,真的不关儿臣的事……儿臣是冤枉的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沉,几乎都快哭不出来了。

可晋王只是静静看着他。

朱高熙忽然嚎啕大哭,哭得肝肠寸断。

他跪伏着,哭得声嘶力竭,几乎喘不过气。

良久。他突然抬起头道:“父王,儿臣不想死啊。儿臣是您的嫡亲儿子,父王,儿臣求求您饶恕儿臣,让儿臣活命吧!”

他的眼眶里泪水涟漪不止,看着让人格外怜惜。

晋王冷笑道:“你以为本王舍不得处置你?若是你不知悔改,迟早有一天,本王也会亲自除掉你!

你不是一直认为,你的姐姐才能胜任储君吗?你既然想当太子,就去努力争取罢!”

朱高熙的神情骤变。

他不仅不敢吭声,还赶紧往旁边挪了半步。

晋王又道:“至于王弼。你以为本王会信任他?本王早就防备着他,岂料这次倒是栽了。”

他顿了顿,道:“他谋害你母后的案子,肯定瞒不住了。朝廷也瞒不住,估摸着,明年朝廷就会征召他去北方戍边。

本王虽不想他走,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本王的底线在哪里。只要他乖乖听话,不乱来、恪守本份,就能保住一条性命,还能有富贵享用。

本王会给他一笔钱,足够他安安稳稳过余生……你不要恨本王。”

……

乾清宫内,张伦跪在御阶下。

晋王坐在御榻上,沉默片刻道:“你退下吧。”

“谢陛下。”张伦叩首道。

他站起身,转身走出殿门,沿着甬道走下台阶。

他一出来,就瞧见了朱高煦站在甬道拐弯的柱子下面。

朱高煦看到张伦走过来,抱拳道:“叔父,王弼是不是被斩首了?”

张伦拱手拜道:“禀皇爷,陛下说了,先斩后奏,王弼已经伏诛。”

朱高煦轻轻舒了一口气。

他原本准备去找晋王说话,但晋王却不理睬他,让他颇感尴尬。此时张伦来了,便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张公公,朕打算去祭奠一番。”

张伦躬身道:“臣领旨。”

朱高煦又道:“朕要去西苑祭祀皇后、以慰其魂。你随朕同去罢,朕也想见识一番西苑。”

张伦忙道:“陛下,万万不妥啊。”

“哦?为何?”朱高煦诧异地反问道。

张伦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欲言又止,似乎怕触怒了皇帝。他沉吟了一会儿,便开始说了:

“陛下,据闻西苑是历代太监修葺的。但这是先帝留下来的规矩,皇城乃国家根本。西苑不能有半点破损,否则就是祸患。

西苑里,不仅供奉太宗太庙和诸皇子妃的牌位,也供奉列祖列宗的遗骸。

太宗太祖和先帝在西苑的牌坊前,都有金漆描绘的龙凤图案,以示威仪。而后面的牌楼,更是有八十四副牌位,皆为历朝历代的皇帝及嫔妃、宫女,亦有数百人。

西苑内还有大量珍奇花木,有一块石碑、记载了历代帝王及妃嫔的功绩。

倘若有人胆敢破坏,那必须得杀头!”

朱高煦恍然,“原来如此。”

朱棣登基以后,建立新大明,并把自己的祖坟迁入了京郊的皇陵。

而今天子登基,自然也要按照旧例,把祖先的牌位搬进皇宫来。

朱高煦道:“朕想去看看。”

“那……陛下请。”张伦忙道。

朱高煦带着张伦,往外面走去,又忍不住说道:“朕想去看望皇后。”

张伦愣了下,没吱声。他的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有点惊讶。

张伦想劝谏几句,却终于没开口。毕竟这话不好说,他一介宦官,不该插嘴干涉皇帝的私生活。

二人穿过宽敞的广场,绕到东侧。

东华门就是西园的正门,也是皇城的大门,占地广阔。

朱高煦与张伦,缓慢地沿着长长的青砖铺砌的道路前行。张伦走在前面引路。

走到门槛下,朱高煦停了脚步。他盯着那巨大的石狮子,沉默不语。

他仰头看着石雕,仿佛看到了昔日的景象,心里涌起无限的悲怆。

张伦也顺势望向石狮子。

张英等一众侍卫、宦官、禁军等武将,全都跟着跪地,垂首肃立着。

过了许久,朱高煦才道:“朕以前最爱这石雕,可惜如今看着,却觉得陌生。”

张伦道:“陛下仁慈厚德。”

他的语气,依稀透出了些许恭维和谄媚的味道,令朱高煦皱眉扫视了他一眼。

朱高煦道:“张卿也懂得欣赏美人?”

“微臣……微臣不懂。”张伦急忙摆手否认道。他又道,“臣是学医的,也擅长辨毒药,故而略懂皮毛,只是略懂罢了。”

朱高煦道:“那也很厉害了。朕不太了解医术,但也知道,能辩毒、能辨别毒药的大夫,绝对是顶尖的高手。”

张伦道:“陛下谬赞了。”

“不过这话也不假。”朱高煦又叹了口气。他抬起头,看着那座石狮子,道,“朕在战场上,见过很多能耐极大、且心狠手辣的敌军斥候;也遇到过很多不畏死的鞑靼人骑兵,甚至遇到过很凶悍的蒙古骑兵。

朕总觉得,有些人不惧生死、宁愿战败而死。那些勇烈忠诚之辈,才能称为英雄。朕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赴死,但朕相信,他们的决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