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恶性事件
张东峰赶到时,会议室里烟缭雾绕。
几个人已经讨论过了事情最坏的结局,满脸沉重,只顾着吸烟。
最终郑冠华向张东峰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
张东峰当然不会自已先出声表态,便走到窗前,把半掩的窗子开大一些,清新的空气透了进来。
郑冠华想起了什么,说道:“把杨国波叫来。”
张东峰走到门口让人去把杨国波叫来。
杨国波进来后,郑冠华把他叫到面前,进行交代:“你叫家里的负责同志立即写一个情况报告,晚上向常委会汇报。”
杨国波打电话进行交代的时候,郑冠华又说道:“叫他们马上传真到清元镇来。”
“好。”杨国波的回答非常干脆。
江东县政法委杨副书记还没有到来,县委办公室打来电话,说是新上任的海天市长孙建军要接待来江东县考察的一位老总,临时留了下来。
郑冠华和欧阳明辉不敢怠慢,决定把准备在清江镇召开的临时会议推迟,晚上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里举行。
晚上九时,各个常委才得以从各自陪客的酒席上脱身。
平时,依着钟世明的豪放,自然不把例行的常委会放在心上,今晚的议题事属特殊,钟世明滴酒不沾。
其他人走进常委会议室时,也都紧绷着脸,正襟危坐。
郑冠华直接切入主题:“居然发生了这样的恶性案件,案件怎么定性,要由公安局的同志汇报以后再下结论。”
“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记者还云集在江东县,我们必须把这个事件给江东县造成的恶劣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宣传部和公安局要做好两手准备,首要的目标是不能把消息扩散,同时要考虑好,一旦消息扩散,我们要怎样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才能不影响我县正在形成的欣欣向荣的良好工作格局,不影响我县经济的全面提升。”
负责县城安全保卫的组长是钟世明,常务副组长是公安局长吴德贵,副组长为毛顺峰。
郑冠华撇开吴宏忠,直接叫毛顺峰向常委会汇报案件的整个过程。
其实上,案由清晰明了,由于车管所粗暴执法激起了车主的愤怒。
毛顺峰在汇报的时候,透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三轮车主迫于被出租车取代的压力,已经积怨甚深,这一事件有可能成为导火线,激起三轮车主的公愤。这些人准备明天全面罢市,到县委县府大门口进行请愿。
这个意外的消息令郑冠华和欧阳明辉同时大惊,异口同声追问:“毛局长,这消息是否确实?”
毛顺峰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我们已经命令公安干警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对极有可能带头肇事者进行了严密监视,以便随时进行控制。”
郑冠华想了想,立即进行布置:“要双管齐下,县医院要全力抢救伤者,同时做好死者的安抚工作,千方百计拖过这几天。”
“公安局要和城管、社区、镇里联合起来,连晚连夜进村入户,做好三轮车主的思想工作,要组成多道防线,严防死守,保证在任何环节、任何地方都不会出问题。”
担心因激生变,常委会决定暂时把这个案件搁置起来,留待下次常委会再讨论案件的性质。
在清江镇的碰头会上原定要对吴德贵进行停职检查,由杨国波暂时代理公安局长、负责日常工作的意见,也搁置不提了。
只是,纸毕竟包不住火。纵火焚车管事件还是被相关记者探知,经媒体披露出去。这个事情,使得海天市委市府的领导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海天市委书记孟奇波一方面要求公安机关尽快查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海天市委下文,在全市开展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机关作风整顿。
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社会舆论一边倒,把全部责任都归结为车管所。
根据江东县、海天市两级公安局联合调查的结果是,在纵火事件中,车管所长只是执法手段简单,态度粗暴而已,并不存在什么违法违纪行为。
钟世明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向海天市委写了检讨,并主动要求辞职。
原先海天市委对组织精心考察培养的干部,自然百般爱护,一拖再拖,目的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奈媒体紧追不放,不得已同意了钟世明的辞呈。
钟世明辞职获通过的当天,杨国波欣喜地给张东峰打电话,证实自己的预见性。张东峰淡定地说道:“钟世明是条汉子,这年头敢于挺身而出的硬汉子太少了。
可惜他的年龄到了,只能退居二线了。否则的话,停一段时间、喘一口气,还有可能被重新起用。”
杨国波说道:“张部长,你占位的机会增大了好几分。”
张东峰笑道:“如果来个插队者?”
杨国波笑道:"如果真是那样,也是天意,天意从来高难问,就看你怎么去问了。”
张东峰已经从市纪委那边得到消息,说是江东县有些干部举报县委“所用非人,才酝成了纵火事件”,要求上级纪委彻底清查江东县干部任用的黑幕。
海天市委纪委书记朱康乐明确地告知张东峰,告江东县委任用干部不正之风,实际就是告张东峰和郑冠华。
张东峰上任以来,考察任用的干部很少,由民情反映,尚未出现明显的怨愤。于是他怀疑这一举动可能来自竞争对手的打击陷害。
这一天,张东峰借故到郑冠华办公室汇报别的工作,顺便这把一内部消息委婉地说了出来。
郑冠华听后十分生气,说道:“我们在干部任用上,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考核任用,不存在任何以权谋私的问题,我们完全经的起核查。”
郑冠华在位日久,自信心越来越强,在看待问题上鲜听同事意见,已经渐渐地转变成为一种专横。
当然,张东峰还是进行附和:“我们任用干部不存在任何腐败问题。”
郑冠华头往上一仰,寻思道:“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我们在干部年轻化方面做得很不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确实要进行改正。”
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在产生既得利益者的同时,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双方矛盾的博弈将把决策者推上风头浪尖。
郑冠华此时心里正处于激烈的矛盾中。虽然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仍须思考改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他所能承受代价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人事调整方案的力度。
如果不进行改革,不任用富有朝气的干部打开工作局面,推进工作,又会影响他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