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CNC苍蓝暮光 > OR8A-EP1:圆满时(16)

OR8A-EP1:圆满时(1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结论是孟加拉人或许活该去死,麦克尼尔沮丧地想着。他不能阻止自己把事情往更悲观的方向去设想,更不想看着孟加拉人徒劳地在两个势力的较量之中成为棋子。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每当新的一天到来时,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来到孟加拉人的训练场外观看这些前难民们的奉献。大部分孟加拉人是业余选手,他们仅在德国人和印度人的军营里接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性训练,而之前对巴基斯坦军队的袭击行动更像是求生本能驱使下的被动反击。

迈克尔·麦克尼尔忧郁地凝视着孟加拉人的身影,从他身后倾泻下的阳光依旧懒散而乏力。

1984年2月2日,德军和印军在经历了连续数日的争执之后,将1000多名孟加拉人士兵组织起来,以当天日期为名草率地建立了一个名为【第202旅】的部队。该旅的主要指挥官由原巴基斯坦军官担任,其余战斗人员则都是德军和印军从难民之中临时征召的。

谢里夫·罗易被分配到了第202旅第4营,这个部队拥有8个营之中数量最多的重型武器。这个在训练之中多次给德军装甲猎兵留下深刻印象的孟加拉人和麦克尼尔碰面时沮丧地说,德军只给孟加拉人提供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美军装备。看样子,德国人企图以此撇清和这伙孟加拉人自由战士之间的关系。

“如今我们既不是巴基斯坦人也不是印度人,鬼知道我们算什么。”罗易一根接一根地吸着香烟,他似乎把印度人发给他的卢比都换成了各种消费品,“死了也不知是哪国的公民。”

“你们一定能活着回来的,到那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麦克尼尔安慰着对方,他试图用孟加拉人和德军装甲猎兵部队的对抗战绩来说服自己:这些孟加拉人在巴基斯坦军队手下的存活时间会超过预期。“一旦出现意外,我们会尽快前去支援你们。”

已经对上级的反应能力和用心失去信心的麦克尼尔无意中一语成谶,当天晚上第9空降师便紧急讨论了预备队的问题。大部分指挥官反对派德军入境接应孟加拉人,他们认为在行动过程中只要有哪怕一名德军士兵阵亡,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冯·巴赫中将的态度偏中立,戴着单片眼镜的贵族后裔支持设立预备队的计划,但预备队应该由印军组成。

“不能有任何一个德军士兵倒在东孟加拉境内。”巴赫将军的态度非常坚定。

“准确地说,是不应该有任何一个日耳曼人士兵出现在东孟加拉。”洛赫中校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他相信在第9空降师服役的印度人士兵和西孟加拉的印军士兵之间的差别没那么明显,而这两个群体都可以冒充孟加拉人,“我们不仅应该组织预备队,而且还应该扩大预备队的规模。”

然而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是避免巴基斯坦人找到德国人直接干涉的证据,这可难倒了后勤部门的军官们。他们平时也偶尔搜集经各种渠道流出的美军装备,但多半是为了在训练之中模拟敌军,而不是为了要让这些装备真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一筹莫展的洛赫中校因为没法解决装备问题而发愁,他只得求助于盟友,这时那些平时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又吃里扒外的家伙反而变得和蔼可亲了。

接到了从巴基斯坦搜集轻武器的命令后,第9空降师的德军军官和士官们大感头疼,而麦克尼尔当即联想到了能够和巴基斯坦方面取得联系的斯塔弗罗斯,后者通过偷渡生意从而了解到了一些内幕。幸亏他没有在上一次针对白袍大斋会的报告中添油加醋地描绘这个组织的威胁性,不然此刻他出尔反尔的表态很容易让他成为重点怀疑对象。

“东孟加拉有一些私下倒卖军火的人,他们把武器分发给了孟加拉人平民。”麦克尼尔向洛赫中校表示,从东孟加拉想办法收购一些轻武器应该不困难,而且他们也不缺中介和联络人,“或许巴基斯坦人到最后都查不出武器的流出渠道,因为他们自己的军队也在做类似的生意。”

从2月4日开始,德军和印军加紧从各种渠道搜集美军装备,他们很巧妙地把需求掩盖在了民间渠道之下。希望购进武器的印度人也不会少,到时候即便巴基斯坦人查明了真相,德军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活跃在印度东北地区的叛军,而且叛军大概是没时间也不屑于发表声明自我辩护的。一想到那些还在东北地区和叛军纠缠的印军,麦克尼尔终于为自己不必日复一日地执行镇压叛军的任务而感到幸运。

2月6日夜间,待命的孟加拉人士兵接到了出发的命令。麦克尼尔没有出去送别他们,他有别的工作要完成:研究第一批预备队的行动计划。

“如果突袭部队遭遇意外,我军的预备队将从两个方向水陆并进、快速突破巴基斯坦军队的封锁并从敌人的包围圈中营救出被困的孟加拉人。”洛赫中校把约阿希姆·汗和麦克尼尔都叫去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他指着地图上的两个大箭头,上面的箭头直接穿过恒河,下面的箭头则覆盖了恒河出海口,“印军答应我们在必要时刻出动战机和军舰入侵巴基斯坦领空、领海以逼迫巴基斯坦方面放弃追击。”

“有核弹就是好啊。”约阿希姆·汗对北线的计划做出了一些修正,主要是针对巴基斯坦军队可能的反应。等到战斗打响之后,巴基斯坦军队势必会封锁恒河,届时德军和印军就别想轻易穿过了——得另找防线上的薄弱地带才行。“美国人和英国人是不会为了巴基斯坦人而开启一场世界大战的。”

“……长官,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借用敌人的力量来削弱他们自身。”每当听到同伴们评论【轴心国】时就感到尴尬的麦克尼尔及时地转移了话题,“让我们在东北地区的盟友释放假情报,如此一来巴基斯坦人很可能将军队转移到东孟加拉东部和北部以防备可能南下进入巴基斯坦躲避的部分叛军武装人员……他们应该不是同伙,而且巴基斯坦对俄国的态度和我们没什么区别。”

洛赫中校口头上表扬了一下约阿希姆·汗和麦克尼尔的机智,而后要两人继续协助自己修改计划。德军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可惜的是这其中能完全发挥出来的部分少之又少,不然麦克尼尔也许会有幸见识到德军和美军动力装甲在陆战中的真实较量。

“长官,我有一个请求。”夜色已深,麦克尼尔从洛赫中校的疲倦中找到了机会,“孟加拉人的事业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支持,我们不能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之中始终置身事外。”

“将军不允许……”洛赫中校看了一眼身旁的约阿希姆,“……某些人,参加预备队。”

“认为日耳曼人的血统高贵胜于一切是万恶的nsdap留下的有毒思想,它应该被彻底铲除。”麦克尼尔用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废话堵住了洛赫中校的解释,“另外,东孟加拉出现白人和我们的干预行动暴露之间没有明确联系。”

参谋长笑了,他喝了一口咖啡,指了指麦克尼尔,又指了指同样笑起来的约阿希姆。

“真是怪人……好吧!这事不是我能做主的,你也应该知道大家都认为只让印度人上去参战是最保险的。后果自负。”

迈克尔·麦克尼尔还没能理解洛赫中校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到第二天早上公布预备行动队人员名单时他就全明白了。把所有人的姓名格式看了一遍之后,麦克尼尔有理由相信自己是全体成员当中唯一的白人。

也许这就是德意志特色的幽默了,麦克尼尔想着。他已经做好了赶赴前线的准备,而且也已经做好了将子弹送进巴基斯坦士兵的脑壳的准备。若自由世界失了几个只会杀人放火的盟友便要瓦解,它便不配被称之为自由世界——坚信着自己有义务用德意志带来的压力为自由世界刮骨疗毒的麦克尼尔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他的目的地却不像以往那样明确了。

在2月7日凌晨,1300多名孟加拉人士兵跨过那条先前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国境线,返回了自己的故土。等待着他们的不是欢声笑语,而是严阵以待的巴基斯坦军队送来的子弹和炮弹。

tbc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