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那年1981 > 386 祝福是护佑

386 祝福是护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到这里,英子已经发自内心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做小姨的看得出,闺女是真的想开了。

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那么反之,能让人振奋的,就是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恋着大哥多年,今天明明白白被大哥拒绝,英子反而籍此更加看到了希望。

程青雯不禁十分佩服外甥女心理的强大,以及思路的清晰。

看到外甥女情绪欢快起来,做小姨的也算舒了一口气,感到欣慰。

并且受到感染,似乎对英子拿下大哥也充满了希望似的。

觉得英子嫁给梁进仓似乎也是不是那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哈!

对于梁进仓这个永远背负着的农村家庭,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低贱。

跟着外甥女来到这个叫梁家河的村庄住了几天,程青雯似乎真正了解了什么叫“农村”。

如此清晰、真实地了解到一个农户的生活面目。

在老梁家住的这几天,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定!

这一家人的生活是如此地安稳,和睦,家庭成员之间如此地相亲相爱。

她在梁进仓母亲身上看到一个坚韧、泼辣、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那个走路歪呀歪的继父老潘,表面上看起来木讷老实,似乎也没有什么家庭地位。

但是所有家庭成员都发自内心地对他倾注了完整无缺的亲情和尊重。

他本人朴实能干,对生活的期望值放到了最底,所以生活中发生的一点一滴在老潘看来都是惊喜。

任何时候都处在满足当中。

所谓知足常乐,也就是说,程青雯发现老潘在木讷老实的外表之下,每时每刻都在细细品味着幸福。

每天吃过晚饭之后,老潘的三两好友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他家,围在一起喝茶聊天。

这样的场景,在程青雯看来实在是太接地气,太稳定祥和了。

在喧嚣飞扬的都市里面,永远不会找到这种感觉。

甚至有那么几秒钟程青雯居然很羡慕这个老潘。

再看看老梁家这些孩子:

当然,梁进仓的优秀,在程青雯的心目中已经开始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那个梁二仓看起来相对老实,戴一副眼镜,胖乎乎的不善言辞——据说他以前瘦的像条蛇。

程青雯相信二仓会成为一个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

那个梁小四儿,虽然高高的个子是个高中生了,但是真的如英子所说,感觉这孩子真的很可爱啊。

聪明,伶俐,口才很好,言行举止相当场面,跟吃开口饭的大艺术家对话都毫不怯场,大方自然。

这是程青雯来到村里,遇到的第一个能以一颗平常心跟她平等对话,而且对话过后还感觉很舒服的人。

居然只是一个上高一的学生。

听说他考高中的时候是全县第一,甚至有望高考的时候也能像姐姐一样全省第一。

不得不说,这家人是真的有才啊!

说他们一门五状元也不为过吧?

即使是梁进仓的两个叔叔家,那些堂弟堂妹都十分优秀。

连带那个梁建东的媳妇儿,看起来都跟村里其他媳妇有些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管对婆婆,还是大婆婆——梁进仓的母亲——还是对三婆婆,都像母亲一样尊敬,孝顺。

对爷爷奶奶更不用说。

这在时间到了八十年代最后一年的当今社会,那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因为如今的社会风气,是不孝敬公婆居然成了一种时尚。

对公婆呼来喝去,既不尊重也不孝敬,居然是那些年轻媳妇争相炫耀的本领。

而建东媳妇是那些年轻媳妇的另类。

这让一直在用心观察这一家人的程青雯不由自主总结出两个字:家风!

就是因为老梁家有良好的家风,才能带起这么好的一大家子人,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孙。

程青雯想当然地认为,她没有见到的那个梁三仓,应该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大学生。

马上她就要回沪海了,她居然很希望在走之前,能见到放假回来的梁三仓。

这样她对这一大家子人就能了解得更全面了。

可是眼看着放暑假都好多天了,梁三仓还没有回家。

程青雯忍不住问英子:“中学生都放假好几天了,你三弟怎么还不回来?”

“他呀!”英子说道,“要是放了假就安安稳稳地回来,那就不是三仓了。”

“为什么?”小姨奇怪了。

“老三就是个稳不住的兔子,按时报到,按时回家,他永远做不到。”英子笑着说:

“放假之前他就来信告诉家里,可能放了假要晚点回来。

其实他就是不说,家里人也知道他不会放了假就回家。

能写封信跟家里人说一声,已经算他能为家里人考虑,怕家里人牵挂了。”

话虽然是这样说,这也确实是三仓的特点。

但是他老是不回来,家里人难免会为他担心。

当然,书上不是有那么句话吗:

担心是诅咒,祝福是护佑。

本来家里人虽然知道三仓这毛病,但难免担心,为他担心的就够多了。

程青雯听说梁老三这么能闹腾,居然也像英子一样难免担心,放了假不回家,他会干什么去?

不会干什么歪门邪道吧?

也许这样一来三仓身上的担心就超负荷了。

于是,程青雯刚离开没两天,大仓就接到电话,三仓出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