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那年1981 > 256 生意经

256 生意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是我突然富了,还整天穷人乍富地到处显摆,说自己有好几个厂子。

你看吧,用不了几天,告我黑状的就得满天飞,政府的人也得准备抓我。

即使从去年开始政策允许了,但是老百姓的红眼病可一点都不允许你冒尖。

所以我哪敢到处吆喝啊。”

表姐不由得点头说道:

“对啊对啊,现在的人确实是红眼病挺严重,就是见不到别人有钱了。

我们村的人就是那样。

村里有几个做买卖的比较富裕,村里人整天说三道四的。

甚至人家盖新房子,都讽刺人家要盖二层楼,要上天了。

她们就是一群红眼病。”

大仓被表姐说得笑了:

“姐姐,其实还有一点啊。

我现在有钱了,就是怕家里人知道。

尤其怕那几个小兔崽子知道。

要是他们知道大哥有好多好多的钱,你说他们还能好好上学吗?”

“对啊对啊。”表姐说道:

“一旦有钱了,家里的孩子就不好好上学了。

我们村那几家做买卖的有钱人,家里的孩子学习都不好。

整天就知道吃好东西,不好好上学了。

倒是家里穷的孩子,都知道学习。”

大仓只能说,是啊是啊。

因为表姐说的现状,算是对的。

当今村里那些有钱人家,几乎有一家算一家,家里的孩子因为家里有钱,过得舒坦,就耽于享受,不想努力学习了。

可是以后呢?

到了后世,情况就反过来了。

后世教育内卷之后,拼的就是谁家有钱。

因为有钱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没钱人家的孩子,即使想努力,因为资源不够,学习成绩就上不去。

只不过现在,这些话就不要跟表姐深入探讨了。

一行四人到了江南,大仓带表姐看了几处地方。

那里到处都是服装厂,或者是做衣服的小作坊。

还有就是到处是织布的厂子。

这让表姐又是大开眼界。

她发现,到了某个地方,似乎只要有一家是干这个行业的,其他人家就会跟着做这个行业。

大仓给表姐介绍说,其实这叫产业规模效应。

只要一个产业成了规模,各种配套跟上了,这个产业在当地的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

比方说,在咱们北方要开一个服装厂,又要进布料,还要找裁缝师傅,还有做衣服的各种辅料,等等等等。

如果本地没有相关的配套,这些还需要去外地购买,就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导致这些配套的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形成产业规模呢,这些配套在身边就有,成本就会很低。

所以人家生产出来的服装,即使跟北方的服装厂卖同样的价格,人家的利润要高很多。

这番话,表姐听了有点懂,又有点不懂。

因为,大仓跟她说的这些道理,也是她闻所未闻,从来不会想到的。

想不到生产同样一件东西,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差异。

当然,大仓也不是给表姐来洗脑的。

他只是像孙权说的那样:“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让表姐开开眼界,暂时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些事情的粗浅的道理而已。

这样的目的,其实他就是想给表姐找个活儿干,卖服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