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那年1981 > 172 那么多的假想敌

172 那么多的假想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算盘子叫田生财,是村里代销点的代销员。

村里的代购代销店,简称“双代店”,其实就是设在村里的小小供销社。

代销点跟县社、公社供销社是一样的性质,也属于条块管理。

业务上,归公社供销社管理,主要代销日常生产、生活商品,代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

但在人事和财务方面,又归村里管理。

也就是说,村里出钱出房子设立这么一个代销点,用人也是从村里选,村里给代销员发工资。

村里的代销点白天基本是不开的,尤其农忙的时候,代销员要下地干活。

只有吃过晚饭才开门营业,村民买东西就是晚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

田生财的父祖辈都是小生意人,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村里成立代销点的时候,他挤破脑袋往里钻,几乎是倾尽家财给肥田送礼,无论如何也要当上这个代销员。

不得不承认,他账目很好,有生意头脑,确实很适合这个岗位。

供销社以前向农户集资,分红的时候,几乎就是用供销社取代了银行的职能。

只不过这部分集资款由于供销社使用不当,并且分红的利率过高,造成坏账。

而且银行对供销社跟他们抢饭碗这一行为不满。

后来供销社这项业务就取消了。

但是大算盘子从中得到启发,发现了钱能生崽的秘诀。

从村民手里低息吸储,然后再高息放出去,他吃利息差。

于是利用他的工作便利,偷偷搞了个地下高利贷。

后来农村信用联社在村里发展代办员,大算盘子也是当之无愧的人选,成了信用社的代办员。

但他基本上没给信用社揽到多少储蓄。

倒是替信用社往外放贷相当积极。

原因就是他把揽到的储蓄都当高利贷放出去了。

甚至有时候手里没钱放贷的时候,还会找几个亲近的人家造假,从信用社骗取贷款,然后他再高息放出去。

梁家河是大村,代销点规模较大,加上大算盘子还有代办员这项业务,好多外村人都来梁家河代销点买东西,办事。

大算盘子是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之一。

可能仅次于村长家吧。

村长家为什么这么有钱?

都传说人家哥哥在外边当大官,是他哥哥给的。

但是真正的原因,无非就是损公肥私,侵吞集体财物而已。

肥田的几个哥哥虽然是好干部,也告诫弟弟当个村里的好干部。

但是“朝里有人好做官”,肥田背后有强大的靠山,就没有人敢挑战他这个村干部的权威。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算公平公正,也兢兢业业为集体服务。

只不过后来家里开销大,还有好多可以侵吞的机会,他受不住诱惑,渐渐也就开始为自己谋福利了。

大包干以后,一下子把村长为自己谋福利的空间给挤压了,这让肥田很苦恼。

肥田的几个大的儿女都有出息,在城里干,但看样子很难有时间照顾父母。

原本想着把小儿子留在家里,到时候可以让小儿子养老。

但是现在来看,小儿子很可能靠不上。

整天跟一群不三不四的青年拉帮结伙,无所事事,虽然并没有像他赌咒发誓说的那样断绝父子关系,但是想靠他养老也很难。

他觉得自己渐渐老了,总得攒下点棺材本。

村里没什么副业,唯一的副业就是这个砖窑。

原本他还想砖窑能为他挤出一点油水,没想到给村里赔进去六万多块钱。

现在终于发现砖窑能挣钱了,肥田村长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一方面指使宋其廷等人去砖窑,限制砖窑无限取土。

为了给大仓找麻烦,村里给砖窑指定离砖窑比较远的几块地,让窑上从那里挖土。

就近的那几块地不让挖了,理由是那是好地,留着种菜。

另一方面,他就是积极筹款了。

先去大算盘子那里,张口就让他给准备五千块钱。

如此大的数额,把大算盘子吓了一跳。

而且对方是村长啊,他能给村长利息算高了?

大算盘子开始各种哭穷,表示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

虽然自己是信用社的代办员,但是根本说了不算,超过一百块钱的贷款,都要上报到公社的信用社去批。

五千块钱这个数额,就是公社的信用社主任都做不了主,要上报县社。

肥田的态度十分强硬:

“那些理由我不听,我也没想通过信用社贷款,我就想从你手里贷。

五千拿不出,你给我弄四千,利息跟你放给别人一样高就行。

明天晚上我来拿,我急着用。”

也不给大算盘子拒绝的机会,说完就走了。

然后他又去几家亲戚朋友那里,这家三百,那家二百的借。

在供销社开车的宋其烈被他摊派了五百块钱。

宋其烈来送钱的时候,说这些钱是偷着借的公款,跟人说好月底还回去。

意思就是希望他六叔月底的时候还他。

肥田自己手里有三千多块的存款,原本以为这就是巨款了。

现在要承包砖窑,他才发现三千块钱实在有点杯水车薪。

末后,大算盘子给他弄了三千块钱。

从亲戚朋友和本家手里,一共借来五千。

又让宋其廷从村里的账上暂时挪出四千。

加起来有一万五了。

所谓“抓蛤蟆摆老虎阵,”肥田知道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但是多准备下一点有备无患。

他相信只要把合同内容再改一改,加上许多限制条件,大仓最多也就出到一年五千。

即使往上加,也加不多。

新的承包合同里,加上了从村里买土这一项。

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谁经营砖窑,并不是免费取土,而是要花钱买了。

毕竟地表的土层就那么厚,你把土挖走了,这一片田地就没法种庄稼了。

相当于你得买地烧砖。

这一条对大仓来说,应该是最致命的限制。

但是对村长来说,就不算限制,毕竟他可以跟会计宋其廷造假嘛。

另外,如果他经营砖窑,属于集体的五零大拖拉机基本可以免费用。

运输成本几乎为零。

砖窑烧的煤,有一部分可以报成大队部的烧煤。

砖窑的工人,可以跟几个不错的,给他们记成义务工,这样相当于用集体的钱给一部分工人发工资。

反正他有很大的空间让砖窑的成本降下来。

他跟宋其廷算过,各种成本降下来之后,按照五分钱一块砖的价格卖出去,砖窑一年的净利润至少一万。

甚至还要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