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那年1981 > 111 三聚氰胺糖葫芦

111 三聚氰胺糖葫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梁进仓搞原料的渠道,就是偷。

老农民自从进了腊月就开始忙年,越是到了年根紧迫感越是强烈。

总感觉还有太多的活儿没干,太多需要准备的东西没准备好。

孩子们在街上越玩越疯的时候,每一个成年人都恨不能一个人劈成几半使。

等到除夕夜的鞭炮一响,所有的紧迫和焦虑戛然而止。

吃过年夜饭拜年,大家高高兴兴狂欢一通。

一直持续到吃午饭。

吃过午饭,这个年的最高潮终于过去,老农民的精神瞬间放松下来。

午后,孩子们持续地在大街小巷疯玩,而成年人大多数都爬到炕头上,开始补觉。

虽然有个老说道,初一这天的白天不能睡觉,要是睡了,这一年都整天打盹。

可是没有几个人遵守,大多数人熬了一个通宵,年前又是没白没黑地忙年,实在累了。

梁进仓就是趁着母亲和继父熟睡之际,把家里那四斤白糖偷了出来。

虽然这都是自己拿回来的,但是跟上交给母亲的钱一样,拿回来的时候高兴,一旦再往外拿,那会令母亲痛苦的。

另一个小偷是梁建刚。

被大仓指派,趁着家里人补觉之际,从家里扛出一袋子山楂。

就是装化肥的蛇皮袋,农村人都是洗干净了用来装粮食一类的吃食之物。

其实就是不洗干净,装山楂也不脏。

这是一个尿素袋子,尿素是可以吃的,后世的“人”都是添加到牛奶和奶粉里,喂孩子。

虽然把孩子们吃成了尿结石,但蛋白含量达标就行。

只不过这年头的人没那么聪明,而且认真,觉得装吃的东西,必须要洗干净。

建刚家还存了好多山楂呢。

这年头的人不知道山楂是好东西,既能开胃又能补铁,还有各种维生素。

只知道山楂,很酸。

不如苹果一类的水果好吃。

所以山楂很便宜,而且不好卖。

大集体的时候,几乎村村都有果园,面积有大有小。

梁家河村的果园很大,苹果树为主,少一部分梨树,中间的过道是葡萄架,然后还有一部分山楂树。

大集体解散,土地承包下去,果园也分成好几片,通过竞标的方式承包下去。

只不过姓宋的运气好,赚钱的苹果区和梨树都让几家姓宋的中标了。

建刚家中标的那一片,苹果树很少,大部分是山楂。

同样累死累活管理,摘山楂也比摘苹果费事,摘下来不值钱,还不好卖。

年前,建刚家的苹果早就卖光了,山楂却是只卖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存起来,过完年慢慢卖。

卖着卖着,剩下的就烂掉了。

据建刚说,他父亲有意把山楂树处理掉,栽苹果。

但是又苦于这是承包的,苹果树结果周期也要好几年,到时候承包结束,自己栽上的苹果树怎么算?

跟肥田村长商量了好多次,肥田不跟他拉人话。

所以山楂还是每年大丰收。

年前的时候,建刚又跟大仓说起来,父亲还是想砍了山楂栽苹果。

大仓表示坚决反对。

他知道过不了几年,当全社会都发现山楂浑身都是宝的时候,人们把山楂都捧到长寿水果的高度,那时候全国的山楂树都被砍得没几棵了。

梁进仓记得,过几年以后,山楂最贵的时候到了八块钱一斤。

而且还很稀缺,不好买。

要知道在八六、八七年,一斤猪肉也不过一块两毛钱,花八块买一斤山楂,而且这东西比较压秤,一斤也没多少个。

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

不过此时此刻,建东从家里偷着扛出这一袋子山楂,十分兴奋。

毕竟家里积压了那么多山楂,其实就是压在家里人心上的一块石头。

卖又不好卖,可那总是辛辛苦苦的收成。

现在大仓跟他说狗咬和山鱼准备蘸糖葫芦卖,也就是说,他们家的山楂有可能找到销路了。

这对于他们全家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喜讯。

但之所以要偷,就是这事要是让他的父母知道了,今天是绝对不可能把山楂从家里拿出来的。

即使你跟他们说八百块钱一斤,他们家也绝对不卖。

至少大年初一不卖。

老农民过年的忌讳特多。

正月里,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老农民的所有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出门走亲戚,或者伺候亲戚。

忙碌且快乐着。

其他所有的生产劳动以及经济活动,则全部停止。

不但在行动上停止,在心里也把生产和经济活动暂时性地清除掉。

累死累活一年了,这是可以放下所有杂念尽情享受的时节。

这不但是保持享受的权利,也是保持传统的一种义务。

尤其是大年初一,别说卖家里的东西,就是家里的垃圾,都不许往外扔的。

炕前的地上满是糖纸、花生壳、瓜子皮一类的东西,淹没脚脖子了也不能打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