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伐清1652 > 第二百五十章 最终决战(续)

第二百五十章 最终决战(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济席哈领着屯齐和陈泰联军的最后一支主力骑兵刚刚击溃了阵线南翼的明军,正准备乘胜追击,将这些明军溃兵赶往战场中路,以扩大战果,获取更大胜利的时候,靳统武便率一队千余人马的坐营骑兵及时出现,瞬间截断了济席哈的攻势。

这上千李定国大军最为精锐的骑兵从大军阵线的南面,山麓的密林外侧绕来,猛然插入了清军骑兵群中,可谓勇猛异常,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山谷主战场的南面响起,上万只马蹄踩踏地面的轰隆声,战马嘶鸣声,战士喊杀声,以及刀枪剑斧交汇的金属摩擦声瞬间交织在了一起。

短斧,铁骨朵,狼牙棒......各种各样的破甲利器从两军阵中呼啸着飞出,不幸被击中的明军,清军骑兵纷纷坠落马下,甚至来不及挣扎,转眼间便被轰隆的马蹄淹没了。

济席哈在枪炮声此起彼伏的战场中居然还能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心中不由得大骇,他甚至有点不敢扭头去看那惨烈的一幕。

但作为一个战场老将,他又必须去看,不过那一望,却又重燃了希望。虽然己方骑兵被这支不要命的明军骑兵硬生生截断了,但他们的兵马并不算多,加上受到了溃兵的阻碍,真正冲杀入阵的,也不过五六百骑,只不过是这种以命相搏的打法,实在太过于凶悍了而已。

但大清的八旗老兵们也不是吃素的,骑兵群尾部的骑兵毫不畏惧,也同样冲击着这股明军,使得他们也付出了堪称惨烈的伤亡,不然也不会有如此震撼的动静。

而作为猛烈冲击的代价,便是成功穿过了敌军骑兵群的战马会依着巨大的惯性继续前冲,根本不受控制。

这使得靳统武和济席哈都有了回旋的机会,他们也都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收拢兵马,再来一战!

其实,屯齐和陈泰早就察觉到了李定国的援军,但他们顾不得,也无法派出兵马阻击,在济席哈取得胜利之前,那是明军的南翼阵线。而李定国的援军是从战场后方来的,南面的山岭也被明军基本控制了。

这就是战场上的无奈了,有的时候,便是你猜到了敌人如何行动,也不一定能够阻止,或者说,迟了最后一步,一切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李定国此时已经领着中军坐营主力亲临山谷主战场前线,各部在经过疾速行军之后,正在整理队列。靳统武的那一千精锐骑兵是大军的前锋,速度自然要快许多。

李定国看着南面清军的攻势停了下来,只有两三百零散的清军骑兵继续突进,但已经难以形成足够的力量,推着南面溃败下来的明军冲击中路,更不用说他已经派出了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阻击。

但中路和北面的战况依旧焦灼,随着坐营各部在李定国的指挥下迅速进入战场,明军的颓势很快被扭转了过来。

原本屯齐和陈泰便只是占了轻微的优势,特别是他们误判了战场局势,派出尚可喜在背面布阵阻击有可能回击的那股明军骑兵,使得自己的进攻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而那支追击诱敌清军的明军骑兵,此刻正和回身反击的清军杀得难解难分,根本无力回援。

战场上的误判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无法把珍贵的兵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无法做出有效的兵力部署,同样是战事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面防线上,扭转了颓势的明军在李定国的指挥下开始了局部反击,明清两军阵前的火枪兵纷纷对着攻来的敌人齐射,已经显得破碎的两军防线在突然涌出的冲锋方阵作用下,犬牙交错起来。

一个个方阵在震天撼地的喊杀声中汹涌而来,两边都各自装备了十几二十门四磅炮,这些杀人利器在战场之上疯狂咆哮,战鼓军号声甚至都不时被着雷鸣般的火炮发射声给盖住了。

李定国居于大阵后方,观察着战场的局势演变,他虽然在北面发动了进攻,但其实并没有多大把握,必须经过试探进攻之后,才能通过清军的反应确定他们阵线的薄弱之处。

于此同时,趁着北面进攻,中路压力大减的时机,李定国还将那里的压阵骑兵调往了南面,协助靳统武迎击那股实力强大的清军骑兵。

明军的进攻方阵穿过了白烟弥漫的战场,黑色盔甲的战兵在火枪兵的最后一轮齐射之后,很快就已经冲到清军阵前,成百上千把短斧,飞剑从阵中飞出,朝着清军阵线砸去,不少直接击中了清军的头盔,胸甲,将他们整个人砸倒在地。而清军阵中也同样给予回击,双方互有损伤。

清军阵线上人头涌动,前排的火枪兵在齐射完毕之后迅速后退,他们也都是经过了长期训练,战场经验丰富的士兵,便是在这种危急时刻,也只是略微慌乱,并不影响前后队列的调动。

而阵后的八旗甲兵则是立即架起了长枪,披坚执锐猛冲而出,朝着明军的进攻方阵杀去,一黑一红两股人潮很快冲撞在了一起,地上“劈里啪啦”,不断倒下尸体,战场之上惨叫哀嚎声不断。

如此混战之下,便是两军后排的火枪兵也开始了散射,甚至是拔出腰刀加入了战场,在震天的喊杀声之中,所谓的方阵已经形同虚设,两边的军官甚至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双方都只是凭借着血勇和韧性在强扛。

不管你是满人,还是汉人,亦或者是西南各地方少数民族,都没了区别,这个战场之上的明清大军都是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强军,旗鼓相当之下,只能是不断消耗。

双方都无法击败对方,阵线上填满了人,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兵马混杂在一起,前面倒下了一个,后面马上又补上一个,地上的尸体也开始有了堆积之状,但两军都没有响起撤退的军号声,在督战队的怒喝下,士兵们只能一个劲地往前冲。

火枪齐射停下了一阵时间之后,战场上的烟雾被谷风吹散,屯齐和陈泰终于看到了战场前线的战况,无数刀枪剑斧在阵线上挥舞,两军士兵正用着各种武器互相砍杀捅刺,都同样损失惨重。

但是双方都集中了一定的兵马,短时间内并没有消耗光。毕竟这些士兵就算再凶悍,看着不断捅来的长枪,也是会躲,会畏惧的,而不是一股脑地冲上去。

而此时,北面山麓上,已经恢复体力的数百明军战兵终于冲了过来,他们趁着清军正在鏖战,阵中人群密集,在距离敌人四十多步的地方便停下了脚步,用重箭从侧面攻击这些清军。

在数百支重箭的攻击下,清军军阵中瞬间倒下了几十人,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前面凭着血勇支撑地阵线开始松动,而对面的明军趁机一股做气,终于将这股清军击溃了。但因为双方都已经损失惨重,这支兵力本来就不算雄厚的明军并没能乘胜追击。

而两支兵马撤退之后,地面上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还有不少伤势严重,来不及拖回的士兵和倒地的战马一样,在地上抽搐嘶鸣。

“必须把尚可喜调过来,李定国这轮得胜之后,很快就会发起新的进攻。若是再这样硬耗下去,咱们就算赢了,也没有兵马继续进攻赣中了。”屯齐眉头紧锁,看了看左右又说道:“两翼山岭的明军太可恶了,把济席哈的兵马调回来加固防线,同时趁着明军收缩,从中路调兵去阻击他们。”

陈泰点了点头,他们刚刚受到了尚可喜塘马送来的军报,对方已经查清楚了明军派去追击的骑兵被纠缠住了,看战况一时半会恐怕双方很难分出胜负来。

李定国麾下的骑兵并没有训练骑阵,更没有开始装备短铳,毕竟他没有孙可望来自后世的军事知识,也没有要向孙可望学习骑兵训练的意思。

虽然李定国大军在许多方面都模仿了殿前军,但这种模仿并非是全面的,而是经过人为筛选,再结合自身条件的,这也使得李定国的军队虽然在装备上改善了,训练上也有所提高,但并没有超脱出原本的范畴。

因此,在战力几乎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他麾下的骑兵和八旗骑兵面对面决战,很难快速分出胜负来。

“两翼的明军并不多,各派七八百兵马去就行了,只要没了他们的骚扰,李定国的进攻便没那么容易。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把尚可喜的那几千兵马调回来,李定国集合大军主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应该还来得及。”陈泰冷静地分析道。

如今的山谷战场因为李定国主动收拢兵马,激烈的战况已经有所缓解,屯齐和陈泰现在处于劣势,更不会主动采取进攻,再次消耗自己的兵马。

“尚可喜的火枪火炮兵正好可以用来阻击李定国主力兵马的进攻,消耗掉明军的前几轮兵锋。”

屯齐说着,抬头看去,不到三里之外的明军阵中正在进行密集的兵马调动,旌旗不断移动,李定国似乎因为刚刚的胜利,想要直接攻破中路,一举获胜。

“李定国的兵力也不宽裕,他在两侧山岭派出了太多兵马,只要击退了他的这次主攻,两翼一齐用力,此战必胜。”

.

一匹塘马从西面奔驰而来,停到了“尚”字认旗之下,然后迅速翻身下马,来到了满清平南王尚可喜的面前,传来了陈泰的军令。

尚可喜收到命令之后,丝毫没有一点犹豫,旋即下令手下大将集合麾下的所有兵马,自己则领着数百骑兵,率先朝西面的主战场奔驰而去。

这场大战的胜负意味着什么,尚可喜是清楚的,他既然选择了成为铁杆汉奸,自然要为了最终的胜利拼尽全力,这样才能保住他的富贵。

屯齐和陈泰其实还是比较小心的,并没有要他调集所有兵马,但尚可喜的战场经验并不比这两人少,他认为明军骑兵根本无法脱身,而只要解决掉李定国在山谷战场的主力,无论是身后,还是两翼山岭,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骑在马上的尚可喜抬头看向了地平线上乌泱泱的明军阵线,两军阵前的枪炮声虽然大为减弱,但是一直都没有停歇,他知道自己麾下的这支兵马能不能挡住李定国主力的进攻,将会成为这场大战胜败的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