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伐清1652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接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接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场大战现在才算真正的开始,之前的那些交战甚至只能算是大战开始的前哨战,大家都还有充足耐心。

至于孙可望和洪承畴这两个大军主帅,此时也都是不时莅临前线观察巡视,或监督检阅大军,鼓舞人心,或登城观望,在城墙巡视安抚军心。

而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流逝,明清双方在城下的小规模交战互有胜负,善乏可陈。

又等了八日,孙可望大军的攻城器械才终于打造完成。

第二日清晨,孙可望亲自指挥,近五万大军,六万余民夫,总计十一二万人马在城墙南面,东面摆开阵势,准备攻城的时候,这场大战才算真正开始了。

洪承畴和屯齐分别率领城内的汉满主要将领登上了城墙,城门瓮城之内,城墙之上,近万清军士兵也早就跃跃欲试。

“督师,南门这边是此次明军的攻城主力,以伪明巩昌王为主将,其麾下有近三万战兵,骑兵有六千以上,还有助战民夫三万……”

在原本历史上达成了七易其主,便是吕布这个三姓家奴也自叹不如,外号“赛吕布”的王辅臣指着城下白文选的认旗道。

“明军准备了如此多日,此次更是动员了城外可用的所有兵马,大半民夫,孙可望还亲自坐镇,恐怕此次进攻不只是要试探那么简单。”

洪承畴听罢,微微蹙眉,还没等他言语,屯齐便又抢先一步,冷笑道:“就凭这点人,这点攻城器械,孙可望也想攻城?他怕不是赢了几场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真以为自己亲自坐镇就能有用?”

屯齐被孙可望封了个“辽王”,还恩准他届时可以回到赫图阿拉城养老,这个时候还在气恼。

“王辅臣,城东是何人的队伍,何人为主将?”

王辅臣听到屯齐点名问他话也不敢耽搁,随即转身朝向了对方,低头弓腰抱拳道:

“回大将军的话,城东是贺字大旗,根据之前收集到的军情,应该是孙可望麾下的另一位悍将贺九仪。看他目前在城东摆开的阵势,似乎也要一举拿下武昌城的意思。”

“城内准备得如何了?可都是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计划进行?”洪承畴忽然看向了王辅臣身旁的李本深,幽幽地问道,说完还不忘又补充了一句:“这次应该没有人擅自做主了吧?”

他身后的诸将听罢,都不由得憋笑起来,屯齐知道洪承畴这是在指桑骂槐,揪着他的错误不放,但也无可奈何。

这倒不是屯齐犯的这个错误有多严重,而是洪承畴现在和岳乐是一边的人,他们的背后还有顺治皇帝,这就使得洪承畴的话代表了某种政治意味,不容得屯齐去挑战。

特别是,他之前还做过挑战这种权威的行为,有过前科,那在政治上,就很难不陷入劣势了。

“回督师的话,城内大军已经准备妥当,都是精挑细选的勇猛之士,只要明军敢来攻,定让他们有来无回。”李本深抱拳道。

“嗯。”洪承畴点了点头,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明军战兵和民夫,忽然又说道:“老夫始终觉得奇怪,明军的民夫干活似乎异常卖力,便是速度也要快许多。方圆十几里地,主要的树林草木几乎都已经被烧光了,他们居然可以如此快速,就找到材料安营扎寨,制造攻城器械,属实让人有些费解。”

洪承畴几乎征用了武昌府的所有人丁,还从汉阳府征调了不少民夫,费了许久,才完成了武昌城的修缮和加固。

而因为武昌城的修缮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武昌下游的九江城,作为武昌城破之后的预备方案,离计划内的扩建目标,还差得很远。

“这确实很奇怪。”屯齐忽然插进话来,难得和洪承畴达成了一致。“这小半个月,本将军在城墙之上,居高临下,看了许多次,明军的战兵并未参与扎营,更没有参与取材和运输,民夫也不过十万左右,可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完成的任务,却是我方民夫二十万都难以完成的。”

此话一出,便是扎喀纳,穆尔祜,李本深,王辅臣这些满汉将军们也随即议论纷纷,但还是难以理解。

而且,因为红夷大炮的射程,双方距离太远,这些清军将领也很难看得清楚大西军所属民夫的具体情况,也只能是在无端猜测,最终也没猜出个所以然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民夫从来都是消耗品。若是临时征集的,精壮男丁瓦沟筑壕,作为大军的免费苦力;女人则是大军肆意取乐,发泄兽欲的工具,至于老人和孩子,几乎是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这些人又如何能理解大西军中的民夫为何如此整齐高效?他们从来就没有把那些民夫们当做人。

另一边,城外的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土台之上,孙可望和一众大臣拿着陈奇策海贸买来的远镜正在细细观摩,洪承畴和屯齐等人的认旗,以及模糊的身影都被他们看在眼里。

由于城墙之上部署了几十门有效射程二三里之远的火炮,孙可望所在土台在距离城墙足足有四里地,他亲自领着任僎,白文选,马惟兴,卢名臣,马宝,张虎,张胜等一众大臣总兵从容地观看大军的首次攻城。

当然,虽然孙可望这次搞得声势浩大,几乎是全军出击,但他也只是做做样子,试探一下武昌城城内清军的真实战斗力而已。

城内的清军真实战斗力如何,有多少人马适应了南方的气候,这直接决定了孙可望接下来的战略调整,他必须要试探清楚。

而且,洪承畴和屯齐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会有所行动,孙可望还要“引君入瓮”呢!

随着孙可望所在的土台之上军旗摇动,战场之上,殿前军各部的旗手开始应旗,整个武昌城外围顿时旌旗飞舞,气势如虹。

随后,战鼓军号声雷动,全副武装的战兵们举着盾牌在前,民夫开始推着各式攻城器械紧随其后,如同潮水般朝着城墙涌去,大战一触即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