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钱难倒英雄汉(一)
韩向柠并不担心他得罪领导,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有一抽屉的证书,去哪儿没饭吃?
不夸张地说,不管去哪儿混得都不会比在公安系统差。
但想到学弟之所以变得如此抠门,不只是出于工作需要那么简单,也是不想辜负他师父生前的重托,低声问:“为了修船得罪那么多领导值得吗?”
“值得。”
“可这么一来就没人喜欢你了,不但领导不喜欢,所里的同事也不会喜欢。”
“我知道,我不在乎。”
“真不在乎?”
“我走得路跟他们不一样,他们不理解很正常。”
韩向柠嘟哝道:“在地方公安局做水警,这条路太难走。你跟你师父不一样,况且时代变了,就算你师父健在,我估计他也走不了多远。”
关于这个问题,韩渝想过无数次,早就想明白了。
他回头看看学姐,感慨地说:“这事我想过,师父健在时也帮我分析过。他如果没患上骨癌,就像你说的时代变了,他可能走不远,但我能走远。”
“什么意思?”
“我会开船修船,我有好多证啊。而且我过去这些年,说是陵海公安局的民警,但事实上干得是航运公安的工作。”
从滨江港公安局到长航东海分局,再到东海海运公安局,现在回来了又继续跟长航公安滨江分局白龙港派出所守望相助,继续跟白申、白浏号的乘警队打交道……
仔细想想,学弟与其说是地方公安,不如说是港航系统的公安。
韩向柠正觉得搞笑,韩渝又感叹道:“在别人看来我跟师父当年一样被边缘化了,其实有失必有得,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你得到什么了?”
“陵海公安局跟水上分局不一样,我跟罗文江更不一样。你知道在陵海公安局想做中队长有多难么,大师兄做中队长的时候虽然也很年轻,但他是在师父还有余威的时候做上的。”
韩渝笑了笑,接着道:“他二十七岁做上的中队长,二师兄三十二岁做上的,我二十二岁就做上中队长。如果我不是水警,我是岸上的治安民警,这个中队长怎么也轮不着我。”
“让你做中队长,又不是给你提副科,至于那么高兴吗?”
“基层跟你们港监局那样的大单位不一样,县一级公安局跟其他单位也不一样。陵海虽然变成市了,但陵海公安局只是正科级单位,副科就是副局长!百分之九十的民警干到退休也提不了副科,能做上中队长已经很不错了。”
不得不承认,学弟的话有一定道理。
丁所做了那么多年派出所长,马上退休了,只是正股。
章所在公安系统干了几十年,也做过派出所长,马上退休了,一样是正股。
地方公安局民警多,正科副科的职数少,想提拔太难,王政委要不是调到水上分局,现在估计还是副科。
韩向柠正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清末状元创建的大生第四纺织厂的钟楼就出现在眼帘里。
听见波螺响,蹲勒屋里呒心相!
这是多年前流传的顺口溜,意思是四厂的“波螺”一响就要赶着上班,不能再呆在家里。
而“波螺”其实是海螺,是陵海人对体型较大的海螺的叫法。
海螺通过人猛力的吹奏,发出“呜呜”的响声,声波在空旷的江边可以传很远。四厂汽笛的形态、发声方法和发出的声音与海螺有相似之处,因而陵海人称其为波螺。
曾经的四厂,曾被誉为滨江的楠京路。
小镇因历经百年的大生第四纺织厂的繁荣而繁荣,正所谓厂兴而镇旺,镇上大部分人家都有人在滨棉四厂工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厂里的工资比其他单位的工资要高很多。
因此,四厂职工家庭的经济条件明显比镇上集体单位职工家庭要好,比附近村民家的条件要好很多。
据说有一年,厂里甚至从省城招了几百个姑娘。
每到星期天,镇上商场、小店、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扎着小辫,穿着花裙的江城姑娘,给这个百年老镇带来一股新风。
四厂最红火时是全国纺织系统的知名大企业,经常有全国各地的纺织厂参观团前来学习取经。
现在没以前那么火了,护厂河都被填掉了好几段,但没填掉的河依然很宽,只见运输棉花的大小水泥船,靠到厂区的小码头,一方方棉花包,经过码头传送带运上岸。
雄伟的钟楼是四厂的标志,也是四厂镇的标志性建筑。
据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厂里的两派都要抢占钟楼。
钟楼底下是庄严的厂门,厂门前的大石桥,本地人习惯叫大门桥,坚固宽阔。
一到晚上,大门桥附近是四厂灯光最亮的地方。
孩子们喜欢跑到桥上玩,追来打去。跑过桥,门卫就会来驱赶,生怕小孩闹进厂门。
(https://.23xstxt./book/11056/11056759/763512804.html)
.23xstxt.m.23xs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