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吾家阿囡 > 第十二章 对面不识

第十二章 对面不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砚踱到李小囡旁边,微微侧头看着她,片刻,接着往前。

下午的第五场考试,只有一题,律诗或赋任选一项,李小囡选了律诗。

顾砚站在李小囡桌子边,看着一脸痛苦凑韵憋诗的李小囡,再看看李小囡写在稿纸上的两句,没能控制住表情,两根眉毛一起往上,抬出了一脸惊愕。

绿袖在诗词歌赋上极有才华,文如泉涌,佳句极多,这小妮子,好像哪儿不对……

一柱香熄灭,李小囡总算憋了首律诗出来。

唉,她在诗赋上头的才华,干的像沙漠里的千年枯胡扬。

交卷出来,李小囡紧挨着李金珠,站在一棵老树下,提着颗心,等着放榜。

今天上午的考试她差点写不完,下午考的那首律诗,唉,要是称为诗,那简直是对诗这个字的侮辱。

她很担心。

贡院内一阵锣声,人群躁动起来。

李金珠和李小囡一起踮起了脚。

长案贴到了照壁上,立刻就有人高声念起来。

听到第十六名李学栋的姓名,李金珠眼睛瞪的溜圆。

“快走!”李小囡拉了下李金珠,两个人挤进人群,连走带跑奔向脚店。

赶紧回去,赶紧换装!赶紧赶紧!

………………………………

顾砚竟然真是跟着尉学政,早到晚走,认认真真的看了两天考试。这已经让尉学政大为惊讶,等到顾砚一口答应参加隔一天的簪花采芹宴,尉学政激动的眼眶都湿润了,不停的拍着顾砚的胳膊,却没能说出话来。

怪不得惜墨如金的大姐写了那么长的一封信,他这个外甥,果然懂事儿了!

顾砚斜瞥了眼不停的按眼角的他舅舅,无语望天。

他背出第一段三字经,吟出第一首诗,写下第一篇时文……

他这个舅舅都是这样热泪盈眶!

“大哥儿啊,”尉学政瞄着顾砚,带着几分小意,陪笑问道:“听你阿娘说,你把史家的亲事退了?好好儿的……”

迎着顾砚斜过来的目光,尉学政忙转口解释,“是你阿娘,写了封长信,这么厚这么长!史家那姑娘,是你阿娘看着长大的,你跟她从小……”

出乎尉学政的意料,顾砚哗的收了折扇,很认真的答了句:“就是太熟了,过于知根知底,再娶回来就太无趣了。”

“啊?”尉学政无语的看着顾砚。

这叫什么话?

“我的亲事,用得着舅舅操心?阿娘就是商量,也是找舅母吧?阿娘那信,是写给舅母的吧?”

尉学政斜横着顾砚。

“那边,哪些留县,哪些拨府,舅舅该去操心那个,那才是舅舅的正事。”顾砚用折扇捅着尉学政。

“都是有定例的。”尉学政说着,和顾砚一前一后,往屋子另一边的长案过去。

------题外话------

说几句科考舞弊:

以前的科考经常有舞弊大案,一杀一堆人血流成河。

舞弊的套路基本上都一样:

提前放出考题,找人写好背牢,这还不行,还要提前说明,考生要在第几行用到哪个字,就是要做好暗记,然后阅卷的人看到第几行的某个字,某几个字,就知道这张卷子是关系户,就会录取。

替考的极少极少。

为什么呢,一是凭文章录取,主观性非常的强,不是有才就能考取,历史上的大才子,一辈子都考不中的太多太多了。

二是替考人员极端难找。

照以前录取的人数,举人和进士不提了,三年一考,进士每次录个小几百人,平均一年一百多人,举人略多一点点,也多不哪儿去。

秀才这个级别,差不多可以类比现在考取清北复交的比例,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现在要找一个人,替你考清北,还不能是已经考进清北的,因为秀才考中之后,就是名人了,没法替考。

在你身边找一个和你年龄长相身高差不多,肯冒着坐牢的风险给你替考,还能考进清北的,好找不?

https://www.xddxs.co/read/54303/301577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