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世祖 > 第七十四章蒙版科举

第七十四章蒙版科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你们两个蒙古人,在我跟前说什么汉话?

  接着两位的话,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不一会儿,就见一只庞大的骑兵,浩浩荡荡而来。

  铁甲火枪,威风凛凛。

  一板一眼之中,尽显精锐之师。

  足足三千骑,数量看着不多,但其精锐程度,足以让这群蒙古贵族们胆寒了。

  余光看到贵族们煞白的脸色,孙长舟心笑:“看来京营的骑兵,已然是天下精锐。”

  “比之边军,看上去也更强上一筹。”

  军势助涨两位皇子的威风,本来因为其身份而恭敬的贵族,此时恨不得把脸贴地上。

  不一会儿,两辆巨大的马车,呈现在众人面前。

  其由十二匹骏马拉拽,车厢长达两丈,大异于蒙古,车上的花纹,装饰,无不透露着富贵与豪奢,惹得贵族们瞠目结舌。

  “臣,察哈尔总督孙长舟,带领察哈尔众人,拜见两位殿下。”

  “平身吧!”

  这时候,从车厢里传来的一声带有磁性的话语。

  很快,其中一俩马车车帘就被掀开,两个衣衫单薄,白皙娇可打侍女走出。

  一个俊朗的少年,满脸笑容的走出了车厢。

  很快,另一马车也同样走出了一少年。

  “秦王殿下、齐王殿下——”

  孙长舟再次拜下。

  秦王身高近六尺七寸,而齐王稍矮小半个头。

  虽然两位亲王长得都很俊朗,但相貌却是很明显。

  秦王眉眼较高,雄姿英发,好似一名儒将;而齐王则眉眼细腻,轻抿薄唇,更加的俊美,显然在美貌上更胜一筹。

  当然,齐王之母为贵妃妙仙,若是仔细盯着其眼睛看,瞳孔褐色较重,鼻梁也高挺些,显得五官特别的漂亮。

  “快快请起,临行之前,父皇可再三嘱托我们,问候您的身体呢!”

  秦王为兄,将手中的扇子收起,当先一步发言,感情真切。

  一旁的齐王则慢悠悠道:“没错,若是按照规矩,我俩还得叫你一声外翁呢!”

  “老臣可不敢当!”孙长舟苦笑着,然后将两位皇子介绍给贵族们。

  然后他又向两位亲王,介绍了蒙古郡王,大喇嘛,诸台吉等。

  而在人前,秦王可谓是给足了布达里这位老丈人的面子,惹得他很是欢喜。

  夜里的篝火宴会,老丈人拍着秦王的肩膀道:“草原上的女人很多,你看上哪个,就算是我的女人,我都找来给你。”

  秦王哭笑不得。

  一旁的齐王,则自得其乐。

  对于那些舞蹈的蒙古女人,几乎看都不看。

  听到两人这样的说话,他甚至忍不住偷笑起来。

  这时,秦王哪能饶了他,直接道:“父皇这次可是让你亲自来选妾,你也逃不了。”

  “我来帮您选——”

  这时,耳朵机灵的布达里,忍不住应答道。

  齐王无语:“北海郡王,你有了秦王这个女婿还不够,还想把我也拉进去?”

  听到这话,布达里哪能不知犯了忌讳,只能尬笑着,索性他满脸通红,就当是喝多酒了。

  一旁的察哈尔郡王阿布达,这时候太过头来,道:“我这一系,倒是有不少的女子,齐王殿下可以去选下。”

  齐王微微一笑:“那就多谢您了。”

  过了几日,那达慕大会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场规模空前的那达慕,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秦王和齐王,则代表皇帝,在赤峰四处转悠,传达来自皇帝的问候。

  当然,这几天时间,齐王也不含糊,选了几个看上眼的为妾室,算是完成了任务。

  不过,在那达慕大会这天,孙长舟还是见两位亲王:

  “您二位与我透个底,这次准备装多少人走?”

  面对这位总督的问询,兄弟二人相视一笑,秦王率先开口:“我们要的也不多,各自一百人吧!”

  孙长舟闻言,苦笑连连:“我的殿下,按照既定的章程,那达慕大会只是录三百人,您这是把人都捞光了。”

  那达慕大会,在朝廷的章程中,其实就是汉地的科举。

  很显然,宗教的麻痹效果仍旧不让皇帝放心,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人才不断层,皇帝绝对以那达慕大会为基础,扩建为蒙古版科举。

  射箭、赛马、摔跤,三项各自第一的,则是状元、榜眼、探花。

  他们将直接入选侍卫司,甚至担任军官。

  三类前十,则是二榜进士,入侍卫司。

  当然,在入侍卫司之前,必须去讲武堂学习两年,毕竟汉话和汉字要学会吧。

  他们是武将的备选,军中的中流砥柱。

  三类十名至一百名,则在赤峰培训半年后,再到各地担任副百户官,三年后再升迁至百户,然后是千户或断事官。

  若是表现出色,甚至能入总督府任职。

  在封建时代,民族种族根本就没有意义,只有利益才是唯一。

  最明显的证据,莫过于朱元璋北伐时的大军,其中一半都是落魄的底层蒙古百姓。

  作为穿越者,朱谊汐深得利益共同体的精髓。

  只有建立起蒙古官僚体制,才能将其真切的纳入大明之中,封建领主自治,根本就不长久。

  三年三百人,平均每年百人,以察哈尔几十万人的规模,去除老弱病残,以及女人小孩、喇嘛、士兵后,真正能够参与竞争的,不过两万人。

  这个筛选数量,不大不小,正合适。

  与这些蒙古精英共治察哈尔,乃至于整个蒙古高原,才是根本之道。

  而秦王和齐王,来到察哈尔,就是为了第一次举办的那达慕大会。

  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从中筛选有能力者,招募为雇从,为将来的就藩做准备。

  甚至,结婚后的秦王府,都可以公开招选王府官吏,除了长史外,朝廷和皇帝根本就不干涉。

  何来?

  就是想让秦王,挑走那些有能力,但不适合科举的人才,让他们去藩国实现理想。

  所以,秦王特意被召回,来到察哈尔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