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两军会合
广陵之战已经结束,所有的火炮与新的从后方运抵的火炮全都支援到了柴桑战场,其中还包括了一门第二代初级火炮!
其实一般的平地上就算有工事也不需要太过理会,那里不可能驻有太多的守军。而没有守军配合,无论什么工事也只是等着被围住拆毁而已,除非他们也像大凉军一样懂得布置诡雷。
扬州军若是连平地上也修建工事,人力上也不可能负担得起——不管徐凌风强行征来多少役夫。
能让他们停下脚步的,都是借助于地势山口的位置。
本来这里就易于设伏,现在又加装了各种工事,还拉到高处许多投石机。
如此地形与防御准备,大凉军自然不能直接过去。
不过,扬州军也太小看了他们。徐凌风绝没有料到,他们竟然能准备这么多的火炮,在射程上拥有绝对优势。
即使扬州军的器械立于高处也无法弥补这种射程上的差距。
对于排得比较密集的工事,就以最原始的火炮进行轰击,对于位置比较隐蔽,单独的投石机,则以第二代初级火炮校正后点杀。
所以,他们每一处险要地形能挡住大凉军的时间其实不算太长,没有拖慢大凉军多少时间。
兵力多的好处也体现出来了,易秋娴每战之后,能分派出足够的兵力清理战场,而且还能分出多支骑兵小分队,快速突袭多处敌军关隘,搞得扬州军处处紧张,似乎每一个方向都马上要面临着大凉军的猛攻。
由他们向后方汇总的军情消息也变成非常混乱,根本无法让徐凌风等高层将领做出有效的指挥。
徐凌风只怕万万不会想到,他大肆建造各种工事,定调要全力防守,“拖死”大凉军,反而给了自己麾下的将领极大的“错觉”和借口。
扬州军与大凉军之间的差距,远不止是有没有炸药石弹,有没有可怕的火炮。
即使没有各种新式武器,单论兵员素质与兵甲精良方面,扬州军也差得很远!
两军交锋,除非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否则各处守军是根本不想与大凉军野战的。
他们的“主动性”本来就差,又被各处的防御工事造成了“心理暗示”,更加有理由龟缩不出。
这样的选择,使得扬州军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只能分兵各处等着被大凉军各个击破而已。
或许等易秋娴的主力大军过去,侥幸没有被攻破的关隘与大寨还能出出兵,破坏一下大凉军的粮草供应。
问题是这对大凉军的影响非常小,因为目前大江已经全都落入大凉水军的掌握之中了。
易秋娴在几天之内,就杀入到建邺境内,正好与项阳的登陆军队形成策应,逼得扬州军极端狼狈,不敢轻易对任何一边的大凉军展开进攻。
……
“据我们的估测,现在扬州军还有二十四五万大军,兵力约为我军的四倍。”
“但是,其中包括了敌军分散在各个主要城池中的守军,比如说在建邺城中,徐凌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放了足足五万守军,这些军队,不到万不得已,只怕敌军是不能动的。”
大帐之中,正侃侃而谈对各位将军讲解的,竟然是孙月影。
本来孙月影只是负责内政以及商队方面的事宜。
后来荆州之地寒门士子被大力提拔,加快弥补了基层的官吏,提高了行政效率,也解放出孙月影可以更加专心地负责着商队之事。
大凉军的商队,除了把他们的工坊产品交易到各地之外,还会负责敌后的情报探查。
当然,是那种战略信息的情报,而不是战场细节的战术情报。
孙月影不可避免地对此有涉及,而且很快,她对于信息的总结特长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情报天赋。
项阳见人才难得,直接让她负起责任。
孙月影甚至跟随着一路的秘密商队潜入扬州,虽然没有深入到建邺城等腹地,但也近距离观察过扬州军的各方调动。
她快速把第一线的商队探查人员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大体评估了扬州军的实力与布局。
“以陛下的说法,扬州军能使用的‘机动兵力’大约就是十三四万。”
“不过我们不能轻忽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两万以上的兵力其实并没有被击败,而是龟缩在一些险要的地形中,可能会对我们的背后发起突袭。”
项阳的许多用语也影响了军中将领们,比如说“机动兵力”这个词,以前大凉军中是没有的。
当大家发现这些新词在实际使用中会非常贴切,就轻松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