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在逃天子 > 第120章 三省六部制改革

第120章 三省六部制改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陛下...“

“你也不要太过拘谨,随意一些就好。“刘弋抬手扶起了法正,“朕今日来,也是要和你商量几件事情,天子不可一日无政务,这个天下的大政,都掌握在天子的手中,朕作为皇帝,必须要让百姓知道,朕能给百姓带来幸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一味地想着打仗抢地盘,这样做,最终,会失去民心的。所以,朕还打算改元以后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如果没有必要,大军作战尽量在秋冬之际。出征的徭役也要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除此以外,刑狱之事也得重视起来,都说乱世用重典,可朕恰恰认为,都是乱世人命如草芥了,才不能用重典,因为这时候重典已经唬不住人了!秦始皇时候能用重典,秦二世的时候还能用吗?

朕要改革现有的机构,将尚书台六曹改为六部,并且将未来的刑部职权与大理寺、御史台分开,要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以后关中任何一个死刑犯,都得朕亲自核准后才能行刑。而且那些乱七八糟的酷刑都不要用在普通犯人身上,折磨人干嘛?寻常最高就是死刑,只有极为严重的罪行,比如谋逆,才能用凌迟。”

法正听完刘弋的话,沉默半响,才缓缓点头道:“陛下深思熟虑,明鉴万里,臣佩服。“

“嗯。“刘弋点点头,忽然转移话题问道:“孝直,这次你跟着朕一起回来,你可有什么心愿?“

法正闻言,心中一愣,没想到刘弋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这是与刘弋相识以来,第一次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心愿,以前刘弋都是在问自己什么时候衣锦还乡,什么时候娶妻生子之类的家常。

法正有些犹豫,但是还是回答道:“回陛下,臣的心愿,永远追随陛下。”

“没想过做一任地方官再转回中枢?你的功劳,足够放一任县令(万户以上)或县长(万户以下)了,现在关中各地紧缺官员。”刘弋看着法正,眼神中闪过一抹期盼。

法正想都不想,直接摇了摇头。

他之前已经听过了孟达的分析,现在只想老老实实留在天子身边抱大腿,反正天子会给他遮风挡雨的,要是去了地方离开天子身边久了,那有些事情可就说不定了。

“不,臣不喜欢为官地方,虽然臣现在的职位只是秘书丞(与黄门丞同级,三百石),但是臣觉得,这份差事还是比较适合的。地方县令不仅仅是因为臣现在的官职太低,转任起来不合适,臣还怕臣做不稳,担不起这份担子。臣想留在长安,一边学习为官的经验,一边给陛下出谋划策。臣觉得,陛下还可以让臣在长安多呆一段时间,等臣熟悉政务有了些经验以后,再去地方任职。”

刘弋点点头,看向法正的眼中多出了几分赞赏,看来他的确想清楚了自己的优劣,没有急于升官。

“朕要新成立大理寺,嗯...其实就是太常干的那些换个名字,谓掌刑曰士,又曰理,以太常卿专任,作为刑部的复核审议机构,刑狱之事是朕要重点关注的,到时候你去做个四百石的大理掾(即太常掾)吧。”

“你想留在京师,就在大理寺多待些日子。不过有一点你得注意了。你的官职升的速度已经算很快了,年纪又轻,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妒忌。你在长安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亲人或朋友,就多交一些朋友吧,毕竟,官场很复杂。不要太孤僻了,多结交一些朋友,对于你的仕途,有着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这个世界上,朋友越多,就证明你有足够的本事能让人依靠,不管在哪儿,都是如此。朕的话,就说到这里,去地方任县令还是去大理寺任大理掾,你好好考虑一番,再做决定吧。”

法正感激到有些惶恐,刘弋的话意思很明显。

刘弋的意思是,他现在升官的速度太快,半年前还是黄门从丞,现在就要四百石了,如果有人对他心怀嫉妒,很可能借机陷害于他。而这种事情,是防不胜防的,他要想在长安站住脚,就必须结交许多人脉。

可是法正并不是那么喜欢与人打交道。

他现在想的只是在长安安顿好,然后努力地提升官职,争取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衣锦还乡回到扶风显赫于人前。

至于其它的,法正真的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思考,他觉得,现在他已经有了天子的信任,就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只是一心做好天子交代的工作就是了。

“臣谨遵陛下旨意。”法正连忙躬身道。

“嗯,好好努力吧。“刘弋满意地点点头,“朕要回未央宫了,你也赶紧回家去吧,路上小心一些,长安坊市的秩序现在还有些乱。“

法正告辞,转身离去。

https://www.xddxs.co/read/53146/2965542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