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女配爱平淡 > 第305章 红楼王夫人18

第305章 红楼王夫人1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赖大家办宴回来后, 第二天,薛姨妈就来找王夫人诉苦,说:“蟠儿让人欺负了, 那模样才惨呢, 从落地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这倒让王夫人感到意外,薛蟠这个呆霸王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从来都是他欺负别人,何曾受到人家欺负过。

而且看薛姨妈哭的那个样子, 这次薛蟠的确应该是被修理了。

薛姨妈这才说出,欺负薛蟠的人叫柳湘莲。

她说那柳湘莲把薛蟠骗去外面,在泥坑中一顿好打, 回来的时候已经成了泥人了, 鼻青脸肿的,还羞得不敢见人,让说谁来了都说病了躲过去。

本来昨个儿薛姨妈看到儿子遭欺负, 立刻就想来找姐姐, 想让王夫人派人去捉拿柳湘莲。

又被回家的薛宝钗劝住了, 可是薛姨妈想想就这么放过了那人又有些不甘心,把人捉拿回来给薛蟠出一顿气也好, 或者是道一声歉也好啊。

不然她总觉得过不去心理这道坎儿。

王夫人听薛姨妈诉说委屈, 说:“要捉拿柳湘莲不难, 但是究竟因为什么事儿两人才闹成这样, 也不能只听蟠儿一面之词,男孩子皮实,就是关系好的经常打个架也是有的。”

王夫人叫人去把宝玉叫来。

昨天宝玉也都一块去了,他们坐在一起,应该知道发生什么事。

宝钗听说母亲被哥哥挑唆着来找姨妈帮他报仇, 也急急的赶过来,和宝玉一起到了。

王夫人问宝玉说:“你哥哥和那个柳湘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你说一说。”

宝玉先说了柳湘莲是谁。

王夫人这才对上号,“原来是他家的。”

她又对薛姨妈说,“原都是世交,这柳家本来也是世家,只因后继无人,经营不善,已经没落了。不过这个柳湘莲公子也是世家公子出身,只是不常来我面前走动,所以不知道他的名诲。”

薛姨妈明白王夫人的意思,对方就算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出身仍然摆在那儿,两家又有旧又有交情,不是想拿就能拿来的。

王夫人又问宝玉昨天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个人因何就起了口角,甚至还动起手来。

宝玉要说什么,却看了看宝姐姐,欲言又止。

宝钗就明白了,她在这儿,宝玉不方便说话,立刻找了个理由告辞出去了。

王夫人赞了一句:“还是宝丫头行事有度,最沉稳。”

宝玉才说了,原来赖大家请客这一天,贾珍,贾蓉,薛蟠,宝玉等人都来了。

新官赖尚荣还请了几位现任官员和大家子弟作陪。

其中就有柳湘莲,薛蟠见过一次,听说他最爱串戏,而且都是生但风月戏,就误以为他是风月子弟,只恨无由相识。

贾珍等人也久慕他的名,因为喝酒上了头,就请他客串两出戏。

柳湘莲卸了妆,几个人一边洗漱,一边说东道西。

柳湘莲父母早丧,读书不成,生性豪爽,不拘小节,耍枪舞剑,赌博吃酒,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因为他年轻貌美,不知底细的人往往认为他是优怜一类。

薛蟠整日的不务正业,只知道斗鸡走狗,好.色纵.欲,到后来玩腻了女人,又开始起了龙.阳之性。

薛蟠一见柳湘莲又旧病复发,只想与他纠缠。

柳湘莲躲他不及,刚好宝玉找他出去,问谁给秦钟修了坟的事儿,他们就一处说话去了,正是柳湘莲使了银子派两个工匠修好的。

柳湘莲要走的时候,正见薛蟠在门口闹呢,大嚷着说:“是谁放走了小柳儿?”

柳湘莲恨不能一拳打死他。

又碍着赖尚荣的面子,忍了又忍。

薛蟠见到他,踉踉跄跄地走过来,一把拉住,眉开眼笑的问长问短。

柳湘莲看他的丑态心里就恶心,就心生一计,故意去意奉迎,把他拉到僻静处,说了一会儿话。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猜得到了,柳湘莲把他骗了出去,一顿好打。

还是贾珍大哥久等薛蟠不回,派贾蓉出去找,才在北门外的泥沟里面,发现了泥母猪一样的薛蟠。

王夫人问明了薛蟠伤的怎么样,知道并没有伤筋动骨,只是一点皮外伤。他觉得的丢人才不肯出来,便知道柳湘莲是个有分寸的。

薛姨妈惊讶极了,完全不知道薛蟠现已经荒唐到这种地步,不仅会调戏女的,连男的也要调戏。

碰上了硬茬子,可不就是挨了一顿好收拾吗!

宝玉说完了话,乖乖站在一旁。

王夫人说:“妹妹你也听到了,这事儿原不该怪人家柳公子,如今知道得罪了蟠儿,恐怕他京城老家也不敢呆了,说不定要远走他乡避祸去了。”

薛蟠这个歪念头一动,自己倒霉了不说,还害得人家要远走他乡。

薛姨妈真是又愧又气,拿着帕子直抹眼泪。

她本来是告状诉苦的,没想到还是儿子不长脸,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来。

不由得有些庆幸还好宝钗没在,若是宝钗在这里,听了这些脏了耳朵,还不知道要怎样气她哥哥呢。

王夫人说:“要我说蟠儿真的需要人教训教训,长点儿记性。这次只是小事,没真吃什么亏。京城里全都是达官显贵,随便拎出一个,可能就有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若是下次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不只是一点面子,这身家性命都要赔进去了。”

薛姨妈急着说:“他平时也不服我的管教,一味的由着他的性子胡来,谁知道就成了这样了!”

王夫人倒是不多意外,薛蟠整天和贾珍,贾蓉,还有其他的贾家子弟混在一起,不学坏都难。

何况他也是没什么自制力的,之前为他找夫子念书,也都白读了。

王夫人对宝玉说:“既然你和柳公子交好,就派人去跟他说,这事儿是你蟠大哥不对,既然他已经打了人出了气,也就算了,此事就此揭过。不论是贾家还是蟠儿都不会再去找他的麻烦,让他大可不必背井离乡的。”

宝玉高兴地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去给好朋友传话去了,怕晚点柳湘莲走了找不着人。

王夫人这才开始安慰开导薛姨妈,说蟠儿现在的确闹得有些不像话,若是再不改改性子,以后恐怕闹出更大的事情来,亲戚全兜不住的那一天后悔也晚了。

王夫人本想过去探望,被薛姨妈拦住了,说蟠儿现在没脸见人,就算在家中也藏在屋里躲着人不肯出来呢。

若是看到王夫人去探望,还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要无地自容了。

等他过两天好了,再让他亲自过来给王夫人磕头。

王夫人就派了丫头婆子过去,给他送一些精致的吃食和玩意儿,让他养伤中用。

隔了有十来天,薛蟠脸上的淤青消了,果然亲自来见王夫人,感谢姨妈为他的事情劳心操劳。

主要还是有事儿求王夫人。想让王夫人开导开导他母亲,薛蟠想出去跑商,长长见识,薛夫人却不松口。

薛蟠想到自己母亲向来听姨妈的话,便过来讨个主意。

王夫人问明了情况,他不是自己去。是现在10月了,店里的老伙计们都回家过年,等年后了再来。有个几十年来一直在他家帮忙的老管事,说今年京城缺纸扎香料,回来的路上贩上些,能赚几倍的利润。

薛蟠就想着跟他一起去。薛蟠本想着一来能出去游览见识一番,二来还能躲一躲羞。

那老管事是知根知底的,家里另外有两个儿子也都在薛家的铺子中做管事儿的,又是个经商的老手,薛蟠跟他跑一趟,倒是能长见识。

于是王夫人来帮薛蟠劝薛姨妈,最后商量下来说,只要多派一些可靠的人跟随,最好再雇佣一队镖师,虽没有多少货物,这样能保护初次出远门的薛蟠。

日后他长了见识,有了经验,自然不必这样大张旗鼓的了。

贾宝玉派人去找柳湘莲,也晚了一步,柳湘莲自知得罪了薛蟠,薛蟠家大业大,横行霸道的,又背靠着贾府和王家,很有势力,自然是不敢多耽搁,当天打了人就直接走了。

正在薛家忙着打发薛蟠出门的时候,王夫人听说贾琏被他老子给打了,要来讨薛家治棒疮的丸药。

究其原因,就是贾赦嫌弃贾琏不中用。

前段时间贾赦突然爱上了收集扇子,回家找出来的那些往常的扇子都觉得不好,又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有一个叫石呆子的,手中有20把扇子。

他让贾琏去问去看,贾琏不知托了多少关系,才见着扇子。

回来说,“果然件件都是精品,无论材料还是扇面儿都是名人真迹留的名诗古画,都是已经绝迹的了,真真是再也难寻。”

贾赦就要贾琏去买,给贾琏准备了500两银子,说宁可再多点儿也使得。

可人家石呆子说了,就算一把1000两他也不卖。宁愿吃不上饭,饿死也不可能卖这传家宝贝。

贾琏无功而返,贾赦却当成了一件心事,觉得买不到扇子,觉都睡不好了。

贾雨村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找了个借口讹诈石呆子欠了税银,抄了他的家,把扇子抄出来,做了官价送给贾赦。

贾赦看到扇子之后,心满意足,喜的什么似的。

回家再看不会办事儿的贾琏,心中就有气了,叫他来训斥,看人家贾雨村多有本事。

贾琏回了一句说:“因为几件玩意儿就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这也不算什么本事。”

贾赦恼羞成怒,又因为前儿的几件小事,堆在一起了,就把贾琏给揍了。

揍得脸上身上都有伤,这几天都在家养伤呢。

王夫人隐约听说贾雨村前段时间升了官职,升到京城里来了。

这人的心性狠辣,能越走越高倒不让人意外。

贾政如今不在家,贾雨村与贾家的关系倒是从来都没断过,想来贾家的这些男人们,如贾赦,贾珍等人在乎的也从来都不是他的人品如何,而是他的能力。

能够抓住机会向上爬的,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好盟友好亲戚。

王夫人听到了这件事情,有些坐不住了!

石呆子扇子事件看起来虽小,甚至都能没能过到他们眼前,却是贾家抄家亡败的开端!

那贾雨村过段时间转头投靠了他们的政敌忠顺王那边去了,说不定就是把这事捅出来,罪名立刻就能落到贾家头上。

王夫人亲自来到王熙凤家,来看望贾琏。

贾琏受了伤,趴在床上不能起来。

王夫人问明了他的伤势之后,又问:“那个石呆子现在怎么样了呢?”

可是死了?王夫人最怕听到这个消息。

贾琏说:“被贾雨村传唤过去,打了几十大板,又关进黑牢里去了。他如今如何,侄儿也不知道了。”

贾琏心中也想着,想来贾雨村办事不拘手段,为人心狠手辣,自然是不会让他活着走出大牢再去告状之类的留下把柄。

王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再迟一些恐怕就晚了,于是立刻去见贾母。

贾母起初并不在意这事儿,觉得也算寻常。

贾赦是有闲又有钱,唯二的的爱好就是讨小老婆和收藏古董。

虽然不一定全都是花银子买来的,其中也有那半买半夺来的,可是他都到60多了,也没出什么事儿,这个当老母亲的也管不住他了,况且那坏事儿还是旁人干的。

王夫人说:“老太太,如今老爷不在家,没有个人劝着,大老爷也干脆就越性来,旁的事情也就罢了,左右没闹到外面去。这次的又不一样!听说现在那石呆子已经被下了死牢了,不知是死是活,他家里发生了这样翻天的大事,老婆孩子必定也是没有着落的。若是那个石呆子死了,闹出人命来,他们家破人亡……恐怕别人不会说是贾雨村为了巴结人干的事儿,而会说是大佬也指使他做的!

“京城的御史闻风奏事,圣上圣明,就算是最后查明了真相,可是这东西落到了咱们大老爷手里,咱们家也是怎么都洗不清了!老太太就算是不看着琏儿,宝玉,兰哥儿,他们日后的前程,也想一想如今在宫里的娘娘,也会不好做。有这样的娘家,您叫她在宫里丢脸不说,可能还会因此触怒皇上获罪。”

王夫人的意思很明显,就算我们可以陪着大伯不要脸,宫里的贵妃还要呢!

若是让皇上知道了贵妃的家人依权仗势,这样祸害平民,强抢人家的传家宝物,抢不来就下大狱,让人家破人亡。

所有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宝玉,兰哥儿,他们还谈什么前程!

天子一怒,那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贾家本来就没有能够让皇上高看一眼的人物的,更经不起一点波折。

若他们只是普通的人家,做了这样的事,自然到不了圣上的案头。

可是,宫里有个贵妃呢,觊觎她那位置或者是看着贾家不顺眼的人还能少了?

保不齐谁就给捅过去。

听到这儿,贾母也十分凝重了。

她自然知道王夫人并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要不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越是身份贵重,要顾及的事情自然更多,会更怕在皇上面前出纰漏。

旁的也就罢了,贾赦爱闹成什么样儿,贾母都可以充耳不闻,她是跟着小儿子这边儿过的,眼不见为净。

可是涉及到贾宝玉以后的前程,还有宫里的贵妃娘娘。

贾母绝对不可能无动于衷,宝玉是她的心肝肉,宫里的贵妃娘娘是贾府的大靠山!

如果娘娘真的因为贾家的无能之人而获罪,连累的娘娘被皇上厌弃,贾母肠子都得悔青了!

贾母连忙让人把贾赦叫来,问明了,果然有此事。

贾母横眉怒道:“你去让贾雨村把人给放了,再把那些扇子原封不动的还回去!再准备上百两礼金,登门致歉!”

贾雨村这一次把石呆子重打,并下了大狱,抄家搜来扇子,当然是为了巴结贾赦。

贾赦被他巴结的云里雾里,飘飘然的。正觉得这位老兄真会办事儿,所以更看花了很多时间的儿子贾琏不顺眼,才把他拎出来揍了一顿。

贾赦不情愿的说:“已经得来的东西,哪有还回去的道理,再说儿子这扇子也不是白要他的,而是明公正道做了官价买的。”

贾母说:“你还好意思说,这官价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和那个贾雨村合伙欺负人弄来的。”

贾赦自认为只不过是弄来一点难得能看上眼的东西,刚稀罕了两天还没玩够呢。

况且那个石呆子只是个平民百姓,要权无权,要势无势,欺压了他又能怎样?

谁叫他敬酒不吃吃罚酒。

贾赦原来也打算是花大把银子去买的,偏偏他不识抬举不肯卖。

还是贾雨村有本事能解他的忧,想要什么,过没几天就直接能给送上来了。

贾赦对贾雨村当然是大有好感,这就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吧。

贾母却大骂贾雨村,说他心狠手辣,屡屡生事,让贾赦他们以后不准跟他来往!

贾赦被母亲叫来训话,自然也只能站那里,心不在焉的听着。

他明知道这点事儿别人不敢捅到老太太跟前去,必然是有人给他告状了。

目光不由的转向了王夫人,王夫人也不回避,直接说:“大哥,这事儿的确是我听说之后,回的老太太。正是不想因为一点玩意儿,闹出人命连累家里的名声。等到石呆子放出来,大哥若喜欢古董古扇,改日弟妹再准备了上好的上门赔罪。”

贾赦一听是王夫人干的,也怪王夫人多管闲事。

不过,他一个大伯子,也的确没法和小婶子在这理论起来。

况且王夫人态度良好,不卑不亢,若是他认真记较了,反倒显得他心胸狭窄。

只能给她记一笔,等到贾政回来再找贾政算账,现在就只能自认倒霉。

贾母气道:“还给他准备什么扇子,这扇子真能坑死人!老大,赶紧去把人放了,你听到没有?!”

“是是,儿子这就去。”

说着贾赦转身就要走。

贾母又叫住他,说:“那石呆子可千万不能出事儿!否则我们家都会被他连累!贾雨村如何想的你大可不必管,他拍马屁不成拍到了马蹄子上也怨不得旁人!但是那石呆子要全须全尾儿地回家去,我不管他之后会怎样,但是当前的祸是你闯出来的,你就要把它圆好了,不能让这石呆子因我们家有闪失。”

贾赦说:“母亲的意思,儿子明白,保证不找那呆子的麻烦就是了,还让他好好的回家,再给他送钱赔礼。”

贾母对待贾赦也只能连哄带吓唬,说这银子她来出,他不是想讨小老婆吗?再给他出几百两银子,让他去买个好女孩回来做姨娘。

贾赦听到这话才面色好了一些,带着酬劳领命出去办事儿去了。

贾母不放心,怕贾赦被有心机手段的贾雨村糊弄,或者是干脆就没办,回来糊弄她,还特地派了人跟着他去。

贾赦见如此,自然是不能虚应着了,去找贾雨村要人。

还好他来早了一步,人还是之前挨了顿打的,没受其他罪呢。

但是贾雨村一听贾赦竟然出面来要放人,便知道事情有些不对,忙问他出了什么事儿,难道又不喜欢那扇子了?

贾赦就说,回去欣赏扇子,发现也不过如此,又慈悲心发作,才来放那石呆子出去。

贾赦虽然久不做官儿,在别人面前也是很有威严的。

特别是贾雨村,之所以做这么多事也是为了讨好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刚讨好了他,又去违逆他的意思得罪他。

贾雨村发现怎么劝都劝不住,也只能先把人放了。

贾赦在贾母派来的人的监督之下,安顿好了石呆子,送还了扇子,并且还拿出贾母给的200两银子作为补偿。

石呆子本来万念俱灰,以为要死在牢里,没想到峰回路转,又出来了。

还另外得了巨款补偿!

对于他这种要吃不上饭的人,白给的200两银子自然是巨款了。

石呆子不由得有些云里雾里。

又见到贾赦亲自登门,还专门给他请了太医看病。便将前事一笔勾销,还忍痛送了贾赦两把扇子。

贾赦拿着两把最中意的扇子,虽然不能得全套,也是意外之喜了。

原来以为一个也捞不着呢!

他老人家一高兴,就说让石呆子之后只管放心,若是有人再敢觊觎他的传家宝,就让他报上他贾赦的名讳。

贾赦都没能要成的东西,别人就算是想强取也不敢的。

王夫人到贾母面前告了贾赦的状,贾赦就算心里有疙瘩也不会怎么样,只等着弟弟回来了跟贾政算账。

他对这些年掌管着荣国府的二弟妹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邢夫人就不一样了,觉得王夫人手伸得太长,竟然管到了她家老爷的事情上去。

要知道贾赦的事儿,刑夫人这个正牌夫人都没资格管的。

邢夫人平时本来就嫉妒王夫人住着荣禧堂,掌管着荣国府。这下简直是仇更深了!几次在贾母面前说话都阴阳怪气的,她打定了主意要挑出王夫人的错处来。

王夫人还不知道她心里打着什么盘算,就算知道了,恐怕也懒得在意。

王夫人让人去查后续,知道贾赦目前没有再回去找石呆子的麻烦,便心中松了一口气。

又让人关注着,若是大老爷当真咽不下这口气,去偷偷的报复,立刻便来回她。

好在贾赦对什么东西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王夫人也搜罗了几件精美古扇给他送去之后,他对古董的兴趣又转到别的上去了。

根本就把因他受了大罪的石呆子忘到脑后去了,很快就忘了有这么一号人。

时间也进了腊月,家里忙着准备年货预备过年,又有几家亲眷相继到来,王夫人便把先前的那些杂事儿撂开了手。

邢夫人的兄嫂带着女儿邢岫烟来投奔邢夫人,路上碰见凤姐儿的哥哥王仁也进京。两家就搭帮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