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588章 张一凡的好消息

第588章 张一凡的好消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舟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场的每个人,却都听的清清楚楚。

  毕竟杨-米尔斯方程和规范场论,可是数学和物理学上知名难题。

  在数学上,规范场论也被称之为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

  是2000年5月24日,克雷数学研究所所公布的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

  在佩服陈舟的勇气之时,台下众人也隐隐有些期待。

  他们想知道,陈舟能否如以前一般。

  将说出口的话,变为现实。

  俗话说,吹牛逼简单,但能把吹出去的牛逼,全部实现,那可就不简单了。

  毕竟,这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在公布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也仅仅只有庞加莱猜想,被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给解决了。

  其它的,虽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听说谁,真正解决了这些难题。

  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黎曼猜想,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

  如飞蛾扑火一般,奔赴其中。

  当然,结果就是,只能在这条研究之路上,看不到希望一般的默默探索。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黎曼猜想等千禧年大奖难题的难度。

  除了佩服和期待以外,还有些学者,心中却还是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原因正是陈舟的这下半场报告会。

  以前,他们或许还不太了解陈舟,亦或者说他们了解的不够全面。

  可经过了下午这场报告会之后,他们发现陈舟的研究领域,研究能力,居然是如此之庞杂,如此之优秀。

  因此,作为每个领域的学者,自然也就希望看到陈舟,将目标设定在该领域。

  倒不是说,陈舟的涉足,就能立马带来什么。

  只是,有了陈舟这样的大佬加入,对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就像陈舟先前解决的冰雹猜想,他所提出的分布解构法一样,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没办法,大佬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现在陈舟已经说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的规范场论,那他们,也就只能等下次了。

  或者,靠他们自己。

  事实上,台下唯一一个表情最为复杂的,还是德利涅。

  在陈舟讲解第二个PPT,关于特征值特征向量公式的方向性研究和应用思考时。

  他还觉得,陈舟是不是因为对更多的研究领域感兴趣,所以才拒绝了他的邀请,不愿意和他一起去研究标准猜想的。

  可这会,他才发现自己错了。

  陈舟这小子,就是单纯的,对标准猜想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而已。

  一时间,德利涅的内心,五味杂陈。

  再加上,他身旁的威腾,居然因为听了他的话,有些意动。

  真的想要去拉上陈舟,看看是不是一起研究一下M-理论。

  还说什么,陈舟下一个目标,都选择规范场论了,说明他对物理学的兴趣,明显是比较大的。

  而作为虽不被主流物理学界认可,但不得不承认的,与数学和物理学,都有紧密联系的M-理论,是肯定能够吸引到陈舟的。

  德利涅的心情,就愈加的复杂了。

  想着陈舟要是真被威腾的M-理论给吸引了去,那他的标准猜想可就真的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如陈舟这样合适的后继者了。

  德利涅便悄悄看了看,颇有些跃跃欲试的威腾。

  他打算,将威腾的行动,扼杀在摇篮之中……

  随着提问环节的完全结束,今天被分为上下半场的报告会,也完美落幕。

  报告会结束,自然是燕大做东,安排了一场晚宴。

  晚宴上,德利涅放弃了寻找陈舟,进一步沟通的想法。

  转而和威腾找着各种话题闲聊着,尽量保证威腾也不去找陈舟。

  虽然说,威腾的M-理论,即使引起了陈舟的兴趣,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验证。

  毕竟,M-理论想要在实验上被验证,所需的条件,并不是当前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的。

  但德利涅还是担心,陈舟的加入,会不会促使这一条件的早一步实现。

  事实上,归根结底来说,德利涅能够牵制住一个隐性的对手,对他总是好事。

  说不定在规范场论之后,陈舟就对标准猜想产生了兴趣呢?

  不管怎么说,在德利涅的心里,他还是希望能够替自己的老师,找到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作为今天最重要的主角,即使德利涅和威腾没有来主动来找陈舟,可陈舟也一点没有闲下来。

  不说陶哲轩、舒尔茨这些还算相熟的人,其他的学者,也是一个一个的主动过来,跟陈舟套着近乎。

  对此,陈舟自然是没法拒绝的。

  他只能尽量发挥自己低调谦虚的才能,友好地与这些学者,开展商业互吹的活动。

  可陈舟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学者的心里,准确来说,应该是认可度上。

  陈舟在数学界的地位,乃至于在学术界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法尔廷斯等人的高度。

  甚至于,相较于这些上一代的数学大佬,陈舟带给人们的期待,是要远高于他们的。

  因此,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这些学者们,可不得好好跟陈舟套套近乎吗?

  谁知道以后出去吹牛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来一句,我曾经和陈舟教授喝过酒。

  或者是,我曾经与陈舟教授把酒言欢。

  在陈舟一个接一个的忙着应酬时,作为东道主的燕大,作为今天报告会和晚宴总负责人的孙院长,倒也没有被冷落。

  毕竟,陈舟那边太热闹了,不少年轻学者看到与陈舟攀谈之人,都会下意识地做一番衡量。

  衡量的自然是自己与对方的学术声誉,有多大的差距,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才能去跟陈舟打个招呼,混个脸熟。

  因为一眼看去,与陈舟攀谈之人,都是各个领域的学术大牛。

  他们这些年轻学者,属实有点难顶。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将目标首先瞄准了燕大的教授,瞄准了数院的孙院长。

  这场晚宴,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

  不能说所有人都尽兴而归,但至少,陈舟是完全尽兴了。

  他觉得自己低调谦虚的语言,似乎又提升了一些。

  这一点,从那些人的脸上,就能看出来。

  要不然,怎么会他谦虚的话一说出口,顿时就遭到一阵猛夸?

  晚宴结束的时间点,正如陈舟所预料的那样,是比较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