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575章 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课题

第575章 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课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番云雨之后,陈舟与杨依依温存了一会,便起床了。

  虽耽误了起床时间,但从陈舟的表情就能看出。

  他还是十分满足的。

  因老爸老妈在,而不得已分房睡的苦闷,在昨晚至今晨,全部消失。

  解决了早餐之后,陈舟和杨依依在燕大校园里,闲逛了一会,便径直回到了宿舍。

  倒不是为别的,陈舟所剩时间不多了。

  而杨依依也得为LIGO的研究课题,提前准备些资料。

  所以,回到宿舍的两人,很默契的就在书桌旁坐下了。

  那种曾经相伴的感觉,也在此刻再次浮现在陈舟的心头。

  下意识的,陈舟就扭头看了杨依依一眼。

  杨依依似有所感,也扭头看向了陈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舟对于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也进入了最关键的地方。

  事实上,关于中微子振荡的发现,已经是被证实的客观事实。

  不管是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还是华国所发现的第三张反应堆中微子振荡。

  已经分别从三个角度,相辅相成的,完全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

  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的便是中微子振荡现象的发现,从而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微子研究领域里,第四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因中微子振荡的基础性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可能远远超越标准模型的新前沿。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授予的便是研究中微子振荡的7名领导者,和他们领导的5个研究团队。

  这其中,便有华国高能所王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华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

  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中微子振荡的研究,已经没有什么可发现的。

  恰恰相反,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才刚刚展开。

  在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课题中,也是为高能物理研究学者们,所认可的,下一个诺奖级工作,将很可能关于中微子CP破坏的发现。

  以及在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中,可能首次确认中微子是马约拉纳中微子,也就是Majorana中微子。

  可实际上,在这两个大方向之中,还有着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

  虽然中微子振荡现象已经被发现,可由于大气中微子实验不能给出Δm32的符号。

  因此并不清楚m3与m2的质量顺序。

  同样,目前实验上还不能测量Δm31的符号。

  也就意味着,无法确定中微子的质量等级。

  而这个中微子的质量顺序问题,便是后续中微子振荡相关的课题研究,想要进行下去,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其后,才是中微子的CP破坏效应和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

  CP破坏将导致正反中微子振荡概率不同,很可能与宇宙起源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相关。

  而质量顺序所影响的便是振荡概率,CP破坏的测量。

  并且还决定了无中微子双β衰变实验的前景。

  此外,还有中微子的绝对质量问题,也就是陈舟最初在CERN参与到的,寻找重中微子的实验。

  目前实验上只给出中微子质量的上限,却无法准确确定中微子的质量。

  虽说随着实验测量精度的提高,中微子绝对质量的上限,会进一步压低。

  但是,只有真正寻找到重中微子,才能以一种客观的方式,判定中微子的质量。

  这也是陈舟目前所进行的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核心点之一。

  之所以说是之一,是因为陈舟并没有局限于重中微子的寻找。

  既然中微子研究领域,还有这么多未解决的问题。

  甚至于中微子的研究,很有可能揭示出宇宙的奥秘。

  那陈舟自然不会放过,这隐藏在中微子背后的新物理。

  事实上,如果往大了去说,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确实更加令人期待。

  三种质量状态不同的中微子,其质量状态轻重的问题,将有助于确定宇宙大爆炸伊始时,大统一作用力的统一方式。

  中微子的振荡,很可能有助于去理解,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为何不对称这一问题。

  而所谓的第四种惰性中微子会不会存在,又很有可能解答暗物质之谜。

  怎么样?

  听着是不是很牛逼?

  没错,陈舟也是一样,最初就是这么入坑的。

  然后,就被中微子振荡的相关课题,困住了这么长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舟和杨依依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状态之中。

  先前被搬到陈晓所住房间的草稿纸,也被陈舟再次搬了回来。

  并且增加了新的厚度。

  “中微子振荡的规律,是由6个参数决定的,包括3个中微子混合角θ12、θ23、θ13,2个质量平方差Δm21、Δm32,以及1个电荷宇称相位角δ……”

  “在这6个参数中,太阳中微子振荡实验确定了其中的一组参数,sin2θ12≈0.86,Δm21≈7.5×10^-5eV……”

  “大气中微子振荡实验确定了另一组参数,sin2θ23≈1,Δm32≈2.5×10^-3eV……”

  “而大亚湾实验以超过5倍标准偏差的置信水平,精确测量了中微子参数θ13的大小,sinθ13=0.092±0.016±0.005……”

  “6个中微子振荡参数,已经测得5个,只有CP破坏角δ未知……”

  “但是,太阳中微子振荡因为有物质效应,可以确定中微子质量本征态m2比m1重……”

  “而大气中微子实验,却不能给出Δm32的符号,也就是并不清楚m3与m2哪个更重……”

  陈舟回想着先前文献资料里所整理的内容。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微子科研领域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了

  而这,也正是中微子质量顺序问题。

  也是陈舟目前正在全力突破的问题。

  略一思索,陈舟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书写起来。

  实际上,未来有希望测定中微子的电荷-宇称破缺相位,以及中微子质量排序的中微子振荡实验,已经在计划实施中了。

  实验计划也是分别从现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包括有研究反应堆反电子中微子振荡的,华国江门中微子实验与韩国RENO-50实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