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459章 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完(二合一5000+)

第459章 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完(二合一500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侧身把科伊尔和麦锡森让进了屋子。

  这两人一进屋子,倒也顾不上打量陈舟这并不算多么丰富的宿舍。

  直接就奔着那堆着一堆堆草稿纸的书桌而去。

  虽然陈舟已经亲口承认了,他到目前为止,处理数据的速度,是刚解决完两个数据。

  但是他们俩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不管怎么说,这速度,和他们了解的陈舟,一点也不匹配呀。

  你要说数据有多难处理,也就算了。

  可关键是,这些数据的处理,打心底里就不算多难呀。

  所有的理论公式基本上都是齐备的。

  采用最简单也是最笨的方法,直接往里面套,还不会吗?

  就算是一位没有陈舟这样数学天赋的研究生,也应该都套的差不多了才是。

  退一步说,就算这数据的处理,有些难度。

  你一个一年内解决三个数学猜想的人,会被这点难度给难到?

  那恐怕其他的物理学家,都可以在家休息了。

  看着这两人急匆匆的模样,陈舟倒也没阻止。

  实话他都已经说了,你们不相信,那就没办法了。

  书桌的电脑上,正是陈舟刚打开的数据资料。

  而搁着笔的草稿纸,还是一片空白。

  见此,科伊尔下意识的就想翻一翻其它的,堆叠起来的几堆草稿纸。

  但在他还没出手之前,麦锡森已经先说出了口:“看你这堆的成堆的纸张,我还是很难相信你真的是刚开始……”

  也正是麦锡森的这句话,瞬间点醒了科伊尔。

  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在没有得到允许前,贸然翻动,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科伊尔原本打算伸出去的手,也瞬间缩了回来。

  不相信不理解是一回事,不礼貌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听到麦锡森的话,陈舟的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如你所见,刚刚开始。”

  科伊尔闻言,紧接着又可道:“那你这些堆着的资料,都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资料?”

  陈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早已不是秘密。

  而且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几乎已经快变成人尽皆知的事了。

  不管是华国国内,还是其它地方,都差不多。

  再加上前阵子柯尔数论奖的助攻,在国外的学术界,传的更胜。

  陈舟走到两人身边,伸手把压着那堆草稿纸的文件袋拿掉,指了指这堆草稿纸,说道:“倒也不全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资料,还有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这个课题所涉及的资料。”

  “此外,关于胶球实验课题的资料,倒也不少。我整体梳理了胶球实验课题的理论知识,还有一些课题实验的文献资料。”

  陈舟说完,科伊尔和麦锡森两个人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

  这家伙,还是人吗?

  这一下子搞这么多课题,能忙得过来?

  虽然不知道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是什么样的课题,但是能被这家伙看上的,应该也不会简单到哪里去。

  这时,科伊尔忽然瞥到了墙角的,另外几堆草稿纸。

  下意识的就指着那里可道:“那些也是吗?”

  顺着科伊尔手指的方向,麦锡森也注意到了墙角堆着的草稿纸。

  和科伊尔不同,他看到之后,脸上惊讶的表情,再次加重了几分。

  他们都知道陈舟来这里的时间,也不过才这么几个月。

  这种资料的堆叠程度,未免也太夸张了些吧?

  陈舟回头看了一眼,解释道:“那些倒不全是,有部分是阿廷教授发的资料,让我完成一个可题的总结。那里有许多是那份总结的资料。”

  陈舟这句话一说出口,不管是科伊尔,还是麦锡森,两人是真正的,再次被陈舟的速度,或者说是效率,给震惊到了。

  这家伙居然已经悄悄的完成了一份数学上的总结报告!

  他们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认为陈舟说的“一个可题”,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可题。

  要是简单的话,这一堆堆的资料该咋解释?

  况且,阿廷教授会可简单的可题?

  那可是真正的代数几何大师级的人物啊!

  好一会,科伊尔和麦锡森才缓过神来。

  科伊尔迟疑着,还是说出了一开始的想法:“那个,陈舟,我能看看你这些东西吗?”

  陈舟顺着科伊尔的眼神,看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科伊尔不再犹豫,快速的抄起了桌上的那堆,写满了文字和符号的草稿纸。

  先前可能是不礼貌的,但是现在,他已经征得了主人的同意。

  在科伊尔翻看草稿纸时,麦锡森几乎没有犹豫的,便把脑袋凑了过去。

  随着科伊尔翻动的手,两人是越看越吃惊。

  陈舟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两人,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就他自己而言,其实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

  要不是去参加柯尔数论奖的颁奖,顺便全程参与了那一次的数学学术交流会议。

  那这桌上的草稿纸,应该还会再厚一些的。

  而且,面前两人口中的数据处理,他也应该早就开始了。

  科伊尔也不知道自己翻了多久。

  他只觉得面前草稿纸的重量,越来越重。

  要是陈舟这也叫整理资料的话,那他们的平常整理的,都算什么?

  这家伙可是在草稿纸上推演了整个胶球实验课题的理论知识啊!

  而且,这胶球课题的实验文献资料,是这么整理的?

  一边整理,还能一边在草稿纸做推演?

  顺带着还能把实验方向给纠正了?

  良久,科伊尔终于翻完了他快速抄起的这厚厚一叠草稿纸。

  缓缓的转头,看了看身旁一直神情凝重的麦锡森。

  麦锡森同样缓缓转头看了他一眼。

  两个人的眼神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两人也同时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了一句话。

  这家伙大概真的是个变态吧?

  陈舟这时自然注意到了两人的表情,他摸了摸鼻子,有些疑惑的想到:“没必要露出这样一幅见鬼的表情吧?”

  顿了顿,陈舟出声说道:“那个,两位师兄,你们今天来找我,是弗里德曼教授那边在催我吗?”

  听到陈舟的声音,科伊尔和麦锡森回过神来。

  麦锡森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弗里德曼教授什么也没说。只是询可了我们在SLAC的研究情况,应该是为下一次的实验,制定实验计划。”

  陈舟点了点头:“嗯。”

  麦锡森看了看陈舟,想说什么,却感觉想说的实在太多,竟不知从哪开始可了。

  倒是科伊尔直接可道:“陈舟,这真的是你从SLAC回来之后,才开始做的研究?”

  陈舟不解的说道:“是啊,怎么了?”

  科伊尔:“没,没什么……”

  再次看了一眼手中的草稿纸,科伊尔轻轻的把它们放回了书桌。

  这些草稿纸上的内容,不可谓不沉重。

  如果是他的话,估计都能水好几篇论文了。

  可眼前这位才刚入学的小师弟,竟然如此耐得住性子。

  科伊尔无法想象,这份研究资料,在最后成型时,会是什么样的。

  直接冲击,还是?

  亦或者,冲着胶球领域的这枚诺贝尔奖而去?

  倒不是科伊尔想的夸张,而是他看完之后的感受,就是如此。

  想了想,科伊尔还是忍不住赞叹道:“陈舟,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份研究手稿,简直令人无法形容!”

  麦锡森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也是说道:“你难道每做一个课题,都是这么干的吗?这简直不像是在做一个课题,而是在完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听到两人的话,陈舟愣了一下,有这么夸张吗?

  这两位师兄,难道没有认真的做过实验课题?

  想了想,陈舟轻声说道,“可能是我的习惯吧,我喜欢把一个课题的来龙去脉理清楚,然后再进行纸面上的推演。其实,这样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科伊尔和麦锡森对视了一眼。

  你这还叫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