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190章 走吧,我请客(二合一)

第190章 走吧,我请客(二合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院长手中拿着的正是要发给陈舟的奖学金。

  本来陈舟就在猜测奖学金会在什么时候发,再不发这大一都快结束了。

  他还为此专门问过招生办的赵明老师,结果对方支支吾吾,就告诉他等数院的安排。

  却没想到,数院找了这么个机会。

  陈舟估摸着,是这位燕京日报的女记者主动找上门,然后数院领导就打算把丘赛和奖学金的事,给一块办了。

  当然,陈舟是基于这奖学金的数额所做的猜测。

  当初招生办的赵明老师可没承诺他这么多奖学金。

  这可是整整十万!

  远远多于赵明老师所说的五万元。

  陈舟再次看了一眼,确认自己没看错后,突然觉得这奖牌也不怎么重了……

  周院长自然不可能直接就把奖金交给陈舟,而是又拿出了两个奖学金的证书。

  一个是新生全额奖学金五万元,一个是学院奖学金五万元。

  陈舟这时也在黄叶眉的帮助下,把奖牌戴好,把奖杯捧好,就等着周院长把证书和奖金给他了。

  周院长笑着走到陈舟身边:“小陈同学啊,这五万的新生全额奖学金,是之前学校允诺的。这另外的五万奖学金是,学院给你发的奖学金,主要是对你在学习上的突出表现进行奖励。”

  陈舟面带微笑的说道:“谢谢周院长。”

  周院长则说道:“这可不必谢我,都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

  燕京日报的女记者也适时说道:“周院长,我来给你们拍张照?”

  周院长点点头,笑着说:“行。”

  说着,周院长把另外几位院领导以及吴西平、张中原喊到了身边,准备让大家先来个合照。

  合照照完,陈舟就把奖杯放在了桌子上,等着接受这两个奖学金的证书。

  毕竟,拿着奖杯,再拿证书,有些拿不下。

  谁知,周院长依旧没急着把奖学金的证书发给陈舟,而是伸手拿起陈舟的奖杯,再次和陈舟来了个合照。

  其他的院领导,也是同样凑过来,和陈舟亲密的拍着合照。

  直到陈舟忍不住想要吐槽的时候,周院长开始交代了奖学金的发放事宜。

  忙活了一圈,陈舟终于眼巴巴的把这十万块钱奖学金,盼进了自己的口袋。

  有钱了,有钱了,陈舟的腰包又鼓了一些。

  果然还是知识最值钱呐……

  奖学金收下后,陈舟拍照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一些,脸上始终挂着一丝笑容。

  终于,等到所有流程走完之后,周院长开口说道:“小陈同学,听说你还接受了姚记者的专访邀请,那我们也将不耽误你的时间了,你们看看,怎么开始?”

  陈舟还未说话,辅导员黄叶眉抢先说道:“周院长,陈舟同学的专访,我已经安排好了,这就带他和姚记者去小会议室。”

  周院长点点头,又交代了一句:“那你们去吧,时间控制好,别耽误了小陈同学的学习,我在办公室等你们回来。”

  “好的,周院长。”

  几人应了声,黄叶眉便带着陈舟和这位姚记者往小会议室而去。

  去小会议室的路上,陈舟从黄叶眉的口中,彻底了解了这么安排的缘由。

  原来,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是把所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聚集在一块,然后一起发奖学金的。

  倒不是特意举办一个颁奖仪式,而是和现在差不多,在院长办公室,进行发奖。

  只不过,是不会邀请记者朋友的,顶多是学院内部拍几张照片,做个样子。

  但是,因为陈舟这次是破历史的拿下了丘赛的大满贯,再加上陈舟那篇论文的刊登。

  学院也就一直推迟了这个安排,想找一个合适的方法,来给陈舟颁发这个高额的奖学金。

  而且,本来陈舟的奖学金也只是平常的八千元,是在院领导开会讨论之后,才决定提高到五万元的。

  也是因为奖学金都提高了,院领导才觉得草草的把钱发了,没有仪式感,才一直拖着。

  这时,燕京日报姚记者的主动联系,就让院领导们想到了不一样的安排。

  既然有送上门的新闻记者朋友,那为什么不用呢?

  同时姚记者这边也正愁约不到陈舟呢,两者一拍即合。

  小会议室。

  陈舟的专访开始了。

  姚记者:“陈舟同学,您好。”

  陈舟:“你好,姚记者。”

  姚记者:“说实话,想约您还真是不容易啊,要不是碰巧数院有这方面的打算,我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约到咯。”

  陈舟轻声笑了笑,解释道:“呃……确实是有些忙……”

  姚记者想了想,问道:“是因为冰雹猜想吗?”

  陈舟轻轻点头。

  虽然已经知道了陈舟在研究冰雹猜想,但真的从本人口中得到确认,姚记者免不了还是一番惊讶。

  眼前这人不过才大一,居然开始对世界级的难题发起了攻势。

  要搁平常人,她绝对会认为这人是疯了。

  可看着一脸平静的陈舟,她反而觉得这人仿佛本就应该研究难题才对。

  顿了顿,姚记者又问道:“冒昧的问一句,您的研究进展如何?”

  说完,她又补了一句:“如果方便透露的话。”

  陈舟笑了笑,他倒不觉得这有什么方不方便的。

  虽说世界上研究这个难题的人有很多,但他不觉得自己简单的说了句,就能让别人灵感爆棚,从而解决了这个猜想。

  于是陈舟就把自己的研究情况,如实说了一遍。

  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姚记者仍然用心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陈舟瞥了一眼她所记录的内容,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那祝愿您能够解决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让世界看看华国数学家的智慧。”姚记者如此说了一句,便开始问下一个问题,“能谈一谈您已经发表的Clifford分析这篇论文吗?”

  陈舟想了想,这论文不都登刊了吗?还要谈什么?

  略一沉吟,陈舟说道:“这是我第一篇独立研究的课题,感觉还不错。”

  早有预料的姚记者,倒是不再惊讶陈舟这简短的回答,而是敏锐的捕捉到了陈舟这简短话语中的信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