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谁敌手
张白回到钱庄时,从钱和焕处得知,赵家用直百大钱大量存款,他也明白这是赵家的计谋。
反正钱币贬值,如果存入钱庄,可以吃利息,有一定的保值作用。
而且这样直百大钱,当初就是刘备强行发行的,财产上受损失最大的就是当地的士族门阀,尤其是作为成都首富的赵家。
这也是当地士族,厌恶蜀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这也是赵家给蜀国的一个考题,这么一大笔直百大钱存入,将来怎么用出去是个大问题。用得不好,别说钱庄亏本,整个国家都会出问题。
不过,张白却并不紧张。
他的答案很简单,用直百买绢帛和丝绸锦缎,有多少要多少,即使引起丝绸涨价也在所不惜。
钱和焕惊讶得双腿打颤,赵家的存款可是十万大钱价值千万,万一赵家突然提兑,如何支付?
况且这十万大钱,一下子投入市场购买丝绸,那效果等于是官府又增发钱币,市面肯定会剧烈震荡。
张白却不理钱掌柜的担忧,不由分说地命令:“买!”
当日,不知哪里来的豪门大户,用直百大钱疯狂购入绢帛丝绸和锦缎,哪怕涨价也高价收购。
成都的绸缎和绢帛忽然被一扫而空,各家绢帛商人生意做得喜笑颜开。
第二天开市,绢帛已经涨价,然而大客依然,很多绢帛商人把存货卖了个兜底翻。直到第三天,这股抢购风潮才渐渐平息。
成都绢帛大涨,这件事把蜀国上下都惊到了。
绢帛涨价后,大量的直百大钱进入民间,一时市面极其繁荣,酒楼馆肆、戏院茶坊各处的生意都好了起来。
但是所有的商品都在不经意之间,慢慢涨起价来。
特别是那些绢帛商人,他们卖空了存货,手中净是直百大钱,如何用出去就是问题了。
一方面,他们一个个赶紧拿钱补货,却发现绢帛的生产即使再快,也需要一点时间,这期间,就变成了有钱没处花。
另一方面,直百大钱一下子来太多,生产绢帛的锦官城内也开始发慌,只好拼命用直百去购买原料,发放薪酬。同时开始要求绢帛商人尽量用金银付账。
可绢帛商人哪有那么多金银,只好左右支着,甚至于出高价购买金银。
这当口,城内各处,忽然出现了许多跑街先生,这些人随身带着名帖,上面印制着中央钱庄的名号。
这名号是丞相的笔迹,用的银粉烫制,显得十分华贵。
他们到处联络绢帛商人,劝他们将不用的直百存入钱庄,钱庄允许他们随取随用,还给他们每月两厘的利息。
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少许搭上些金银存款,即使不多也没关系,这些存款是一年一还。
商家如果实在急需金银,钱庄也可以售卖银币,不过价钱肯定稍稍高于市面。
中央钱庄的名声在外,绢帛商人们早就听说过的,况且钱庄的业务正是自己急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绢帛商人的大量余钱,又流回了张白手中。
市面上的直百猛然减少。突然间,短暂的过度繁荣无声无息地消失,一切回归常态。
总之,最后大量绢帛到了张白手中,曾经是赵家的十万大钱,大部分回到钱庄,一部分买了公债,另一部分则沉淀在成都各处,尤其是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