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泥步修行 >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2007年9月,发表《诗人是什么》,论述“中国第一诗人”屈原为华夏文明注入的诗化魂魄,分析了他获得全民每年纪念的原因,并解释了一些历史误会。

2007年11月,发表《历史的母本》,以最高坐标评价了司马迁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理性、历史品格和历史力量。

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参加救援。见到遇难学生留在废墟间的破残课本,决定独资捐建三个学生图书馆,却被人在网络上炒作成“诈捐”,在全国范围喧闹了两个月之久。后由灾区教育局一再说明捐建实情,又由王蒙、冯骥才、张贤亮、贾平凹、刘诗昆、白先勇、余光中等名家纷纷为三个学生图书馆题词,风波才得以平息。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此前上海教育系统仅有一所“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静安区**决定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赠建办公小楼。

2009年5月,应邀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题词“中国由此迈向大唐”,镌刻于石窟西端。

2010年1月,《扬子晚报》在全国青少年读者中问卷调查“你最喜爱的中国当代作家”,余秋雨名列第一。“冠军奖座”是钱为教授雕塑的余秋雨铜像。

2010年3月27日获澳门科技大学所颁“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同时获颁荣誉博士称号的有袁隆平、钟南山、欧阳自远、孙家栋等著名专家。

2010年4月30日,接受澳门科技大学任命,出任该校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宣布在任期间每年年薪五十万元港元全数捐献,作为设计专业和传播专业研究生的奖学金。

2010年5月21日,联合国发布自成立以来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发布仪式的主要环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与余秋雨先生进行一场对话。余秋雨发言的标题为《驳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2011年10月10日,写作《一个转折点》一文,以亲身经历为“**”十年划分出四个时期,在同类研究中是一个首创。不久,又发表《文化之痛》一文,揭示“**”的文化本质。

2012年1月-9月,最终完成以莱辛式的“极品解析”方法来论述中国美学的著作《极品美学》。

2012年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秋雨书院”。北京众多著名学者、高官、企业家出席成立大会,并热情致词。该书院是一个培养博士生的高层教学机构,现培养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一、中国文化史专业;二、中国艺术史专业。

2013年10月18日下午,再度应邀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演讲《中华文化为何长寿》。当天联合国网站将此演讲列为国际第一要闻。

2013年10月20日,在纽约大学演讲《中国文脉简述》。

2013年12月,完成庄子《逍遥游》的巨幅行草书写,并将《逍遥游》译成可诵可吟的现代散文。

2014年1月,完成屈原《离骚》的巨幅行书书写,并将《离骚》译成可诵可吟的现代散文。

2014年1月25日—31日,完成《祭笔》。此文概括了作者自己握笔写作的全部人生历程,记述了“**”时期和“苦旅”时期的艰辛笔墨,更是以沉痛的心情回顾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难以想象的文化遭遇。

2014年3月,发表以现代思维解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文章《解经修行》,并表明这是一项重大学术规划的开端。那就是,在已经完成了的“时间意义上的中国、空间意义上的中国、人格意义上的中国、审美意义上的中国”四大研究专题共二十余卷著作之后,继续完成“修行意义上的中国”这最后一个专题。该书名为《泥步修行》,由“破惑”、“问道”、“安顿”三部分组成。

2014年4月《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发行。

2014年5月,古典象征主义小说《冰河》(含剧本)出版发行。

2014年8月,系统论述中华文化人格范型的《君子之道》出版发行,立即受到海峡两岸读书界的热烈欢迎。

2014年10月《秋雨合集》二十二卷出版发行。

2014年10月28日,出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2015年3月,再度应邀在台湾大学和台湾各大城市进行“环岛巡回演讲”,自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到高雄市。双目失明的星云大师闻讯从澳大利亚赶回台湾,亲率僧侣团队到高雄车站等待和迎接。这是余秋雨自1991年首度访问台湾后第四次大规模的环岛演讲。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和君子之道》。

2015年4月,悬疑推理小说《空岛》和人生哲理小说《信客》出版发行。

2015年9月,应邀为佛教胜地普陀山书写《心经》,镌刻于该岛迴澜亭。

2016年3月,应邀为佛教胜地宝华山书写《心经》,镌刻于该山平台。

2016年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

2017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中华文化读本》七卷,均选自余秋雨著作。

(周行、刘超英整理,经大师工作室校核。)

获奖记录

获奖颇多,难以统计,大致有:

1984年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1986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1991年上海优秀文学艺术奖;

1992年中国出版奖;

1993年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5年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

1997年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8年北京《中关村》“最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奖;

2001年**电台最受听众推荐奖;

2002年台湾白金作家奖;

2002年马来西亚最受欢迎华语作家奖;

2006年全球数据测评系统推荐影响百年百位华人奖;

2010年台湾桂冠文学家奖(设立至今几十年只评出过五位);

2014年全国美术书籍金牛杯金奖(书法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