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天降神兵 > 第四十章 初次谈判

第四十章 初次谈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卢象升听了高师成此次来京的目的,感觉到先遣团如此重视这场瘟疫,比打一场仗还严肃,就再次仔细询问了一下这个瘟疫的情况,高师成知道古人对细菌病毒之类的根本没有概念,只能深入浅出地说这事会影响整个大明的国运,卢象升终于有些明白了,要死好几百万人,他觉得得赶快向崇祯奏报,正好高师成也怕久留误事,就提出天津还在急切等待,自己的赶紧完成任务,卢象升见他如此急迫,明白了事情的紧迫,于是吩咐家人持自己手令去帮助采购,自己则进宫面圣。

采购盐和石灰比较容易些,因为盐业是个暴利行业,大明对食盐管控很严,百姓很难买到官盐,但管不住私盐泛滥,而且大部分私盐就是各级官吏在经营,大部分百姓基本就是买的私盐,卢象升就直接让家人去找熟悉的江南盐商购盐,他本就是江南名人,以前训练天雄军得到过这些商人的资助,现在又高升勋贵,那些盐商自然全力巴结,所以一见卢象升的书信,二话没说,就发了万余斤盐,并帮忙叫了很多推车,运到十里地外的军车那,军车隐蔽处早有人接应,虽然这些苦力在装车时感到奇怪,不明白装在什么上了,因为军车在原地不动,没有过多惊吓他们,因此这些苦力没敢多说什么,所以整个过程还是很顺利的。

采购衣物就麻烦了许多,京城几十家成衣铺全逛到了,就是没有那么多成衣,原来大明百姓的衣服几乎买一次就要穿好几年的,就是官吏买一身衣服也要上劲一回,更多的人宁可买布匹回去自己做,也不愿买死贵的成衣,而且一般人根本没钱逛衣服鞋帽铺,和现代电视剧电影演的那种客户盈门,熙熙攘攘完全相反,这些铺子常年很少有人光顾,铺子里也很少有成衣库存,收罗来收罗去才勉强购得不足千套,这离预想的还差很远,高师成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只能先在这些店铺下定金要求他们赶工做出几千套来,欢喜的这些成衣铺老板一个个象见了菩萨一样,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好生意了,高师成让这些老板装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所有的运费也没让这些老板出,都是自己掏腰包,一下子收获了这些老板的好感度,纷纷表示衣服做好后可以雇车运送到天津,不用再麻烦来一趟京城了,高师成是全盘接受。当然这么多货物运出北京的时候,五城兵马司没敢拦着,不是因为知道平辽伯家贵重客人的事,而是东厂和锦衣卫传出话来,不许盘剥阻拦,所以给他们胆子也不敢拦。

高师成没来得及和卢象升打招呼,只是拜托他家人带话,希望他能尽快说动崇祯,赶紧在北京城戒严隔离,需要药物可以由先遣团提供帮助,无论如何一定要清除卫生死角,尤其是灭鼠,这算是先遣团仁至义尽了,如果崇祯能采取行动,则京城百姓就会少死很多,如果朝廷不当回事,那么枉死的人就太多了。

一共去京城采购到运到天津,用去了两天时间,五辆车半夜到达塘沽,这算是快的了,高师成和几个战士都是在车上过得夜,一路的坑坑洼洼,总算是完成了一半任务,回来和几个领导一说,领导们都明白了,还是准备不足,被电影电视剧给骗了,天寒地冻的,那些换下来的破烂必须销毁,而成衣太少,得先降慢检验检疫工作,否则会冻死一些人,先发下一千套服装鞋帽,把这些经过检疫的人员和其他人隔离开,一些重要的工作不能停,而另外的大批人就得等到第二批换装了。

大明瘟疫的奏报前几年就从陕西山西河南零星上来了,只是由于流寇和建奴的事,皇帝和朝臣们都无心顾及,如今局势开始有好转,听卢象升说神兵如临大敌,高度戒备,一下子引起了崇祯的警惕,今天又接到了杨嗣昌的奏报,先遣团如何严格检疫,如何隔离,如何治疗,详详细细,多次提到和神兵交谈,神兵对此事的重视层度超过对阵建奴,可见这个瘟疫的可怕,他们天津已经开始全面消毒和防范,希望皇上早日在京城有所防范云云,崇祯终于有所心动,高师成在京城采购的事他是清楚的,说明杨嗣昌和卢象升说得没错,后世神兵非常看重这件事,于是问卢象升,若京城大搞卫生由何人去合适,卢象升当即推荐了史可法,并把史可法见他的事说了,崇祯思索了一下想起了袖里的那张名单上有他,感觉或许神兵是对的,于是一道诏旨,升史可法为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理京城防疫等事项。

当史可法接到圣旨的时候,真的有些呆了,那个神兵怪人真的来自后世?皇上竟然真的任命他为户部右侍郎,一下子连升好几级,总理京城防疫事,就是现在的卫生局长兼环卫局长的差事,京城的确是脏乱差,必须下决心整治,可这个差事是个空职,没有专门的衙门,手下也没有人,怎么办?史可法考虑了一晚上,找到五城兵马司和京营,要抽调一些人,英国公算上路了他五百名册,不过是虚数,实际有两百就差不多了,五城兵马司只给了一百,还是给了他新任从二品官员的面子,实数就六七十的样子,加起来手下不过三百人不到。这点人根本不够维持京城日常清扫灭鼠等工作,而且都嫌脏不愿意干,史可法没办法又来找卢象升想办法,卢象升认为可以招募闲散人员充任,关键是钱的问题,再难的事只要有钱都好办,于是和史可法面圣要钱,崇祯犹豫了片刻,批了两万两银子,卢象升又向富商借了一万两银子,终于把这京城卫生清扫工作暂时撑起来,可这点钱,要保持京城的长期卫生清洁远远不够,卢象升想到了先遣团的好多新奇物件,市场上现在有价无市,好多人在打听,都是门阀王族,愿意出高价,只是不知道神兵那还有没有,若是有的话得商量一下,让他们来京城售卖,一定能搞到很多银子,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以前自己作为士大夫的代表,对商贾钱财不屑一顾,但自从组建了天雄军,又和先遣团打了十几天交道,现在好像很自然地想到了贸易生钱的道理,真是滑稽。

他的想法正合先遣团的想法,基地派来的主管贸易的周原和郭英马上到,整个穿越者的贸易框架就要竖起来,各项开支都离不开钱,光靠这些老本撑不过两三个月,只有大量集中钱财,才能放开手脚大干,所以当首辅刘宇亮来到天津代表大明和先遣团谈判的时候,陆文夫范小武陈伟峰特意说到了贸易,要求大明允许他们在南北两京设立贸易机构,刘宇亮开始有些犹豫,北京和南京都设立法外机构,必然引起朝廷非议,况且两地都需要先遣团武装保卫,这是大明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的,怎么办?曹化淳高启潜认为可以,只要不干涉地方政务,纯做生意没什么大不了的,杨嗣昌认为不可以,这样武装前去,必然会引起地方治安和政务的混乱,尤其是地方势力盘踞的南京,商量来商量去,先遣团几位退了一步,说可以先在京城搞个试点,武装人员也减少到二十人,没有大明同意不得持械上街,所有保卫和警戒由京营东厂锦衣卫来负责,这才让大家达成了共识,然后请旨,崇祯表示可以,开展贸易这块算是暂时解决了。

接着就是塘沽地界的划分,以及先遣团控制范围内的一切,这些将完全按照穿越者自己的规矩来办,大明不能插手,但可以设立大明自己观察机构,以了解和学习先遣团的做法,但不得干涉,这个人选暂时由天津知府杨廷麟兼任,作为回报,先遣团每年上交大明十万两作为租借该地补偿,大家达成了一致,然后是迁移辽东难民的事,先遣团认为有多少要多少,等疫情平静了就开始,大部分将作为先遣团的雇佣人员工作,少部分人会被训练成海陆军队,作为先遣团前往海外的资本,人数由先遣团控制,并保证不会用来对付大明。

然后谈到了为大明训练新军的事,这是首辅他们最关心的事,先遣团在五年内为大明训练五个师,每个师人数在两到三万,全部费用和装备由先遣团承担,天雄军,关宁军,京营甚至东厂锦衣卫等都可以选调人员前来,但必须全程通过先遣团设置的考核项目,方才能成为新军一员,至于新军的将领,基层可按照先遣团的规章选拔,高阶官员由朝廷任命,先遣团可以推荐,但需要获得皇帝的认可,这一点大明方面认为可行,请旨后算是定下来。

最后先遣团再次提到了那份名单,希望大明无论如何要找到这些人,要把他们都送来塘沽先遣团基地,由先遣团来培训,刘宇亮和曹化淳面露难色,这个事他们不是没提过,而是崇祯不放口,尤其是其中几个敏感人物,如卢象升,皇帝有意让他进内阁,西北还需要洪承畴和孙传庭稳定局面,驸马都尉巩永固按大明律是不允许有实职的,最主要的前唐王朱聿键,现在还在凤阳关押着,如今要放他出来,万一要是勾结这些神兵夺了他的龙椅呢?所以崇祯迟迟不肯点头,可先遣团态度坚决,这些人不能浪费在大明无效的官僚体制下,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差,但两年内必须全部到齐,先遣团为什么这么坚决,是因为不愿意让这些大明最后的精英白白消耗在内战中,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训练和保护这些脊梁,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为中华民族开辟出更远大的生存空间,陈伟峰甚至威胁大明首辅,如果这些人不按时到来,他们会自己动手,到时可不要怪他们不讲情面,无论谁挡道或者搞小动作都必死无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