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扇五越
秦种田、黄老三自到了京口,一日也不曾闲着,三人从西津渡附近开始,游完玉山、金山,又上了北固山,登上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这是南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的句子,黄老三凭栏眺望了一番江景,一边吟诵一边赞叹不已,然后指点着高悬在楼额之上的“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这多景楼,当得起‘天下江山第一’这几个字。”
秦种田对此不甚感兴趣,手指东北方向扬子江心的焦山:“那就是焦山,焦山上也有一座庙叫焦山寺。人说金山是‘寺裹山’,又说焦山是‘山裹寺’,要不要去看看……只是还得过江。”
黄老三道:“当然是要看看的,不为别的,单是为了那块《痤鹤铭》碑也要去一趟焦山才算不枉这一次京口之行。”
秦种田道:“这块什么碑到底什么玩意,老三这么在意?”
黄老三道:“这块碑可是大有来头,被称作‘碑中之王’的。”
到焦山赏阅了《痤鹤铭》碑,来到别峰庵住了一晚,第二日便是十五日。三个早早起来,沿着焦山走了大半圈,到码头上了船,红日刚好跃出江面,红霞染红东天,倒影在江水里,景象煞是美丽壮观。
再次回到京口城里,三个反正无事,便沿了大街优哉游哉的自东向西走,一边走一边观看两边街景。正是江南暮春时节,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街上红男绿女随处可见,他们满面含春,悠然恬然,整个小城处处充满着安乐祥和之气。但到了午后,街上的行人越发多起来,且不时有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外地人擦肩而过。那些外地人看行色既不像是客商也不像是游客,都很少说话,也对周围事物不太感兴趣的样子,给人一种很另类的感觉。
三个来到西津渡口,哺时将尽,太阳眼看平西。街首有家酒肆,门口飘着杏黄色旗子,旗子中央写着个大大的“酒”字。
“今晚要看热闹,早些吃饭吧,去的晚了落在人后看不真切。”秦种田指着酒肆门口飘着的酒旗。黄老三也有这个意思,于是三个进了酒楼,要了一坛曲阿百花米酒、一盘“水晶肴蹄”,又要了两盘时鲜蔬菜,简简单单的吃了喝了,并不停留,径奔码头而去,码头上却无渡船,偏巧有条渔船想要靠上岸来。
“船家,我们要去报恩寺,可能行个方便吗?”秦种田招呼道。
船家是位老汉,倒也慷慨:“既然开口,哪有不行之理?莫说送你们过去,若是不多耽搁,等你们一同回来也无不可。”
不消一刻就来到玉山码头,三个却不上岸,秦种田道:“我们要去报恩寺后石矶,老人家把船划到那里去吧。”
船家道:“天就要黑了,你们到那里何干?”
秦种田道:“到了那里老人家自然会知道的。”
渔船沿着玉山西岸走了一阵,船家指着前面岸边一块巨大石矶道:“这就是了,三位可要老汉在这里等你们一同回去吗?”
秦种田看看岸上,不无疑惑的看看黄老三,有些失望:“这里连个人影都不见,有什么热闹看!”
黄老三道:“上面或许有人,先上去再说。”
秦种田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请船家老伯在这里等会?”
船家一笑:“看热闹啊!这里能有啥热闹?”
石矶西畔临水一棵歪歪扭扭的杂树,船家将船系在杂树上,往石上一坐,掏出长烟袋:“去吧去吧,我在这等你们。”
石矶好大,三个绕着石矶转了好几个圈却不见半个人影,秦种田看着已经升上东山的圆月,嘀咕道:“这月亮都老高了,张三弦不会是耍沐哥哥吧!就算是耍他,沐哥哥也该来了啊……”
秦种田嘀咕了一阵,小声喊叫道:“沐哥哥,沐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