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芙蓉殿 > (124)仲英通晓水利

(124)仲英通晓水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这是在配合仲英的态度,而刻意为之。

赵煜轻点头,道:“仲将军但说无妨。”

仲英颔首,道:“南北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最初,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比如,吴王夫差,最初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

所以,他们最初的运河开凿都是以军船的大小为基准,征调百姓,对河道进行拓宽。

吴邗沟自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深沟,引大江水北流,运河向北穿行于武广湖和陆阳湖之间,东北入博芝湖,继而入射阳湖,最后汇入淮水。

这等浩瀚工程,虽用了数年而成,确实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最后的收效却十分可观。

运河的末端,汇入江堰,不仅满足了调节运河水位,还可灌溉田数千倾。

不仅保证了山峰阳面水分的充足,同时还能增灌万顷良田,得到了彼时百姓的一致称赞。

另外,隋炀帝命人修建的大运河,同样也是耗费人力和物力,修建更是长达六年之久。

但是那条大运河,它不仅促进了运河贯通之处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内陆漕运的便利,减少了外海之商船,被海盗控制的风险。

更是减轻了禁军队运河沿岸州县的监管,可是为朝廷省下了不少的军事财政支出。

另外,运河的开凿改道,多事根据实际中河流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都城位置变化而定。

末将记得,陛下他曾经在御宴上说过,京都城虽交通便利,但若是我大宋国图再增,他尚有迁都向北之心。

这运河若是修成了,同京都以北的济水与黄河相连,岂不是为陛下迁都后的漕运与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还有,臣觉得,若是能在开凿运河的两侧末端,屯建能够人为控制的河堤大坝,更能加大我们对暴雨汛期的掌控。”

两江之地汛期之时,可以暂停漕运,开河堰,将洪水引入其中,屯洪水,以用于来年春时耕种时灌溉良田。

如今的农田浇灌,皆是以人力担井水河水而去,耗费时间,又效率低下。

如是运河与河堰修建成功,既可减少汛期的洪涝之灾,又能减轻来年,百姓浇灌田地的艰辛。

当日,我带兵南下剿灭青海帮时,就曾想过,青海帮居于我大宋最南端,为何能垄海运多年。

除去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岑青海等人的野心运筹。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便是,内陆漕运河路的稀缺。

如殿下所言,前朝帝王曾修建多处通南跨北的大运河,但是到了我朝之后,因为先前战乱四起,无瑕维护,如今多数已经损毁。

如今,若是殿下能将京都南下的运河与淮水入西北的水运工程,悉数重建。

那么既能解决多年困顿与苏杭沿线汛期的洪水危机,又能解决江淮一带的货运问题。

更可以在西夏外敌意图入侵我大宋之时,能够加快军事物品和粮草的运输速度。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开凿运河、修建河堰,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末将相信,陛下他老人家,是一定能够赞同殿下您的提议的。

至于,同大人所提的修建之法,末将可以撰写一篇文章,详细的向您说明。

而开凿运河、屯建河堰的图纸,末将,亦可以再实地查看之后,试一试。

以上,就是末将,对此事的看法。

末将,谢殿下给机会,让末将倾吐心中拙见。

若是有说的不对之处,还请众位大臣,莫要笑仲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