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袁家逆子 > 第三百四十六章:兵部衙署议军改(下)

第三百四十六章:兵部衙署议军改(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嗯,这倒是一个问题,各位将军可有好的办法?”

袁谭其实心中对此问题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但并不打算直接说出来。

这一次兵部衙署议政,其实也是他准备给麾下其他大将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锻炼他们的宏观上的能力。

毕竟,这些人必将是他未来扫平天下,最重要的一批班底,在武艺上他们或许可以拉下些后腿。

但作为一方统帅,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大局观才行。

而这种宏观上的能力,包括对于军队的各方面的认知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所以袁谭现在就在尝试着,借助兵部衙署这个平台,磨炼他们的能力。

毕竟,未来再统兵作战,他不可能一个人分身无数,在各个战场上去指挥作战。

袁谭开口发问之后,大堂内短暂平静了一下后。

自到场之后便一直站在角落,只是偶尔和李典乐进两位好友交谈几句的于禁,却是试探性的向前站了一步,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君候,末将有一策,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哦?于禁将军还请讲来。”

袁谭倒没想到居然是于禁出来答话。

这段时间他将于禁丢到下邳玩放置PLAY,这一次召开关于军制改革的商议,本来也没有传召于禁的打算。

只是后来袁谭又想了想,还是将于禁给拎了出来。

第一,还是因为于禁这个人的能力,确实不差,无论是武艺还是带兵,甚至他的统帅能力和大局观念。

在袁谭麾下,乃至放眼天下,都是足以跻身第一序列的存在。

如果单纯的一对一的斗将,于禁或许跻身前三十都够呛。

但如果是每个大将率领一万兵马在沙场对决,以于禁的能力,挤进前三,或许有些夸张。

但跻身前十,却是毫不意外。

至于第二嘛。

就是袁谭本身,对于他自己的自信了。

正史上的樊城之战,如果将锅全部甩到于禁头上,其实是一种很不公平的看法。

与其说樊城之战是于禁的决策失误,成就了关羽水淹七军,名震华夏的辉煌战绩。

倒不如说,是曹操和关羽合力,共同缔造了这一场辉煌战绩。

说白了,在正史上当关羽连败魏军,进逼樊城的时候,曹魏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混乱的势头了。

大家当时都觉得,蜀汉要复兴汉室了,曹魏就要完蛋了。

尤其是魏国边境,各路黄巾贼早年就和刘备关系不错,此刻更是在汝南等地开始举起旗帜,反抗魏国暴政,和正在猛攻樊城的关羽遥相呼应。

甚至关羽还特意刻出了几个大印,送到了那些举旗造反的流贼那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就对外姓大将颇多忌惮的曹操,还有曹家、夏侯家那些宗室大将,看待外姓大将的眼神,那就不言而喻了。

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你个崽种给老子安分一点,不要想什么背叛投敌的事情啊!

只是虽然心中对外姓大将颇多怀疑。

但樊城之围总归要解,而放眼当时的魏国各路大将,宗室大将中,能够对抗关羽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唯一一个夏侯渊,已经折在了定军山。

而另一个夏侯惇,派到关羽那边只能是送菜的货色。

毕竟夏侯惇搞搞后勤还可以,真要是让他和关羽交兵,估计过不了几天曹操就可以接到樊城被破,援军被灭的消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