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袁家逆子 > 第二百七十九章:郁闷的曹操!

第二百七十九章:郁闷的曹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单单是这样,或许河北世家还不至于在官渡之战后,在袁绍势力中的影响力逐渐削弱。

但偏偏,好巧不巧,河北世家诸多投身到袁绍帐下的士子中,又出了一个许攸。

许攸,虽然这家伙不是正宗的河北世家的人士。

但架不住这家伙和河北诸多士子关系好啊。

毕竟许攸再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名士,而世家这种东西,那点习惯性操作谁还不知道?

听到名士的名号就好比闻到了那什么的狗一般。

一个个都是扑上去和许攸交个朋友。

结果就是,当许攸背叛的时候,河北世家一众士子们都傻眼了。

要知道,汉朝虽说取消了连坐制度,但察举制中可有一条,哪个人要是被某某举荐做了官。

这个人要是犯了错,某某就得丢官。

同样,某某要是犯了错,那被他举荐的人,可一样要受到更加严格的审查。

所以到最后,虽说官渡之战靠着横空出世的袁谭,成功把局势给抢救了回来。

但河北世家在河北袁氏的势力中,其影响力却是再次跌落。

这也是为何,当袁绍在河北推行新政的时候,虽说受到了阻碍,但阻力却远远没有袁谭预料之中那般巨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有这个前提条件在。

中原四州换了袁绍做主,恢复起民力来自然就快的多。

毕竟,中原四州的世家已经被战火摧毁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一些泥腿子百姓就是一些刚刚从泥腿子完成豪族转型的土老财。

在偌大的河北势力面前根本提不起半分对抗的心思。

该交税交税,该检地检地,可以说袁绍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老老实实的做什么。

众所周知,大汉穷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当了黑中介。

大汉朝的税主要还是以田赋为主,原本大汉的土地广袤,耕种的田地也不算少,起码养活大汉政权还是绰绰有余。

但好死不死,光武中兴捣鼓出来了一个世家体系。

于是乎,大汉的地方控制力被大大削弱,大汉官府收集上来的田赋,在上缴中央之前,要先分成两份。

一份呢,是从世家的田地中收取来的赋税,这一份,基本上是到不了中央,就直接被世家们就地瓜分了。

开玩笑,我们可是衣冠士族,如何能够像那些泥腿子一样交税?

但只交那剩下的半份到中央肯定不行。

所以衣冠士族们很聪明的想到了一个办法,一方面,他们少昧一部分,多多少少交到中央那里,算是个意思。

另一方面,就是将他们昧下来的这部分赋税,再摊派到他们眼中的泥腿子身上。

于是,泥腿子的百姓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要交双倍的赋税。

而随着时间推移,世家的胃口越来越大,开始还会自己交一部分赋税,后来全都摊派到百姓们身上了。

再后来一看,好嘛,这韭菜还是很有活力嘛,那我再私下里收点税没问题吧?

一来二去,那些自耕农们全都被割的长都长不出来了,各个州郡放眼望去,全特么都是世家私有的产业。

而真正能够给大汉贡献赋税的自耕农,在这样的压迫下,不是逃荒,就是卖身为奴,成了世家的隐户隐田。

大汉的赋税也就越来越少,不得不继续增派赋税,百姓们更加不堪重负,不得不更大规模的逃亡、卖身。

恶性循环由此而成。

但现在,中原四州已经没有世家了,即便有,也都随着曹操撤往司隶的时候一起跟着逃了过去。

没有了世家这个中间商赚差价,虽说中原四州的百姓数量要比汉灵帝时期还要少的多。

但四州的官员们在盘算了一下后,却是惊喜的发现。

怎么……好像百姓数量少了,赋税比例调低了,但交到官府的赋税,好像比往年还要多出一倍了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