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 第12章 不争得位

第12章 不争得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郑武公可以考虑结婚了,他看中的,是申国公主武姜。

早在十年前,申国国君申侯便主动提出与郑国结亲,当时郑武公因为父亲刚去世,还在戴孝中,当然不能娶妻。更何况当时的申国公主年龄还未及笄,再加上自己把全副心思放在了为郑国开拓疆土上,这事便拖了下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武姜还是自己的仇人之后。因为公元前771年,正是因为申国、缯国引犬戎兵入侵镐京,导致当时担任周朝司徒的郑桓公为保卫镐京、保卫天子而英勇牺牲。

这也正是申侯早早向郑武公提出联姻,但郑武公拖了整整十年之故。此时的郑武公,政治上更加成熟,为了郑国的长远利益,那就结婚吧。公元前761年,英姿勃发的郑武公迎娶了申国公主武姜。这位武姜,注定是要为郑国的历史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

迎娶武姜,对郑武公来讲也是基于战略考虑的,因为武姜的身份除了是申国公主外,还是周平王的表妹!也就是说,当时的申侯是周平王的舅舅,申国与王室是姻亲关系。

郑武公是王朝卿士,再攀上这层关系,那使得郑国这十年来扩张国土之举本使周平王心生不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郑武王从自己担任周王朝卿士的政治地位中尝到了大甜头,他必须保住自己的卿士职位,那就必须主动示好周天子!

郑武公一方面及时抓住机会,大力扩大疆土,另一方面,又十分看重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他借着郑国都城荥阳离王都洛邑非常近的地理优势,经常赴周王朝处理政务,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周平王的再度信任。

周平王不但未再向郑国索要制邑以东的土地,而且在公元前758年周王朝另一位卿士卫武公薨后,未再另行设卿,郑武公便成了周王朝唯一的卿士,可谓是独秉周政。

郑武公正是凭借着他在周王朝中的执政地位,牢牢把握了朝政,为发展壮大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使郑国一跃而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

郑武公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那他的爱情呢?爱情也终于有了结晶。迎娶武姜四年后,即公元前757年,武姜为郑武公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生儿子那天,郑武公亲自陪在身边,看着夫人武姜被分娩之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心里非常着急。他可能不知道,后世有人就疼痛作过等级评定,最终把疼痛分十二级,最高级别的疼痛,正是母亲分娩时的疼痛。具体有多疼痛呢?反正是比手指割断还要高两个等级。

武姜生这个儿子是头胎,偏偏又碰上了难产,好在最后总算母子平安。但被难产折腾走了半条性命的武姜一点也没有当母亲的欣喜,她恨恨对郑武公道:“夫君,此儿生来便是要克娘的命,这种人不能留,夫君还是拿去扔了吧。”

啊?寡人好不容易有了儿子,你叫寡人拿去扔了?夫人喂,寡人知道你受苦了,但再怎么样,也不能就这样对待寡人的儿子啊。

郑武公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武姜。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当时也算是晚婚晚育,此是得子,当然是欣喜万分。郑武公甚至相信上天降临这个儿子给自己,怎么可能与常人一样?故对其母亲有此折腾,这正是非凡人物出世的征兆!

郑武公很看好这个儿子,特意给他取了一个很贱的名字:寤生。意思就是难产而生下来的。这个名字取得够难听的。但古人给孩子取一个难听一点甚至贱一点的名字,是为了好养,说什么名贱命大。

郑武公很看重寤生,但武姜却是无怨无悔地讨厌寤生。未来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君、我们在接下来故事的主人公郑寤生,自出生起便失去了母爱,尽管他的母亲每天生活在他的眼前。

据说,郑寤生没有享受过一丁点的母爱幸福,可以说是自郑寤生出生后武姜从来不去抱他看他。两年后,武姜再次生产,生了儿子郑段。这次,武姜没有难产,武姜终于表现出了母性,她对次子郑段百般疼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