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来去皆是归 > 第1章 终有一别

第1章 终有一别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清明时节雨纷纷,山中乍暖又还寒。

山风无定向,细雨随风舞动,好似一条布雨的蛟龙,穿过云海,穿过山峰,没入丛林,浸入泥土,激起阵阵的烟气。

清明上坟,祭慰先祖,这是香火的气息。

略显泥泞的山路上,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其中有道身影略显注目。头上顶了个老大的斗笠,叫人瞧不清楚真容,一个看似沉甸甸的竹篓,压得他的腰与山道上的碎石阶时而齐平,身上穿了件缝缝补补的青灰色布衣,布衣显得有些肥大。

“崔生。”

一个体态丰膄的妇人,一手撑着一把厚厚的油纸伞,一手牵着一个头扎两只小鬏的孩童,与他迎面行来。

一方向上看,一方向下看,六目相对中,那扎着两只小鬏的孩童叫住了那身背竹篓、头顶斗笠之人。

“赵言,顾婶婶好。”

说话之人面带笑容,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与他那黑中泛黄的脸皮形成鲜明的对比,原来是个少年。

迎面的妇人点了点头:“崔生,你这一大篓又是……”

“像往年一样,给爹娘坟头添点新土。”

少年笑容不变,但说话之时,双目中越闪过一道光彩。

妇人闻言,朱唇轻启,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徘徊了几次,终究还是欲言又止。

倒是那名叫赵言的孩童不以为意,嬉笑着说道:“崔生,记得早点回来,龙渠沟今天走水,可别忘了你答应要帮我抓过龙鲤。”

少年嘿嘿一笑,说了一个好字。

六目相错,一上一下,少年继续向上前行,可还没走出几步,身后又传来了那孩童的声音。

“崔生,我要两条,一条青色,一条赤色。”

“好。”

少年还只一字,身下脚步未停。

倒是那牵着孩童手的妇人,微微驻足,轻叹了一声:“到底还是个孩子。”

“娘,崔生不是孩子了!村东头的陈平之只比崔生大一岁,过年的时候就要娶隔壁村的王翠翠过门啦。”孩童年纪不小,知道的却是不少。

那妇人莞尔一笑,倒也不与他争论,却是说道:“哦?那这么说来,我家言儿也不小啦,该是早早定门亲事,省得日后好看的都叫人先挑了去。唔…我看你们先生家的闺女不错,模样水灵,瞧着叫人欢喜,还常来叫你去上课哩。”

“什么!李宝槐?打死我也不要。”

闻言,那孩童好似见着了鬼一样,撒开妇人的手便跑了出去。

妇人娇笑道:“言儿慢些,李宝槐只是凶了些,但俗话说‘家中有悍妇,家外方能安’呀。”

“顾若兰,我信你便是你孙子。”孩童头也不回,脚下生风。

妇人轻笑着微微摇头,紧了紧手中握着的伞柄,加快了身下的步伐,须臾间,山路上又恢复了宁静。

背着竹篓的少年听着适才身后传来的声音,嘴角不禁向上扬去,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全然不受湿滑山路的影响。

待少年行得远了,适才三人所立之处路旁的一棵树杈上,一只躲雨的乌鸦“呱呱”叫了起来,一对乌溜溜的眼珠子忽地由黑变白,再由白变成了一青一赤,首尾相接如鱼游转,数声呱叫之后,双翅一振,好似一团墨水炸开,凭空消散。

渐行渐远的少年对此浑然不知,只是埋头向上前行,离山顶越来越近,离行人越来越远,直至只剩下他一人。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少年终于登顶。

山顶不大,十数丈见方,光秃秃的中央却长着一棵不大不小的槐树,树下有两个小土包,土包前各竖了一块半人高一指厚的木牌。

“爹,娘。”

少年来到槐树下,摘下斗笠,卸下了背上的竹篓,对着两块木牌轻声喃呢。

上香,跪拜,添土,没有多余的动作。

做完这一切,少年呆立在爹娘的坟头,双眼之中又多出了些许的迷离,脑海之中又浮现了两张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脸,人脸层层叠叠,好似两张画有图案的薄纸重叠在一起,叫人瞧不真切上面到底是画的什么,只是依稀可以辨出一张是男人的,一张是女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