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WIKI王座:熊彼特未竟的梦想 > 第3章 小短腿抡起来

第3章 小短腿抡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微笑着接受来访者,内心BGM不断,以提高自己的忍耐程度:

“我该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延缓厌倦

原来当爱放下防备后的这些那些

才是考验

没意见

你想怎样我都随便

你演技也有限

又不用说感言”

过了一阵子,等到这一股小风潮平静下来之后,他的直立行走能力也逐渐开发出来了,那就更方便了。

他抡着小短腿,在自家这栋楼的每个角落探险。

把视野所及的每一本书,每一本杂志,每一张报纸……统统搬到自己的床上垒起来。

说句不好听的,他连屋里的每一张有字的纸片都没放过。

在收罗完成,熊彼特就减少了走动的时间,没事就在床上“演出”。

要么是安静地表演着其他人眼中煞有介事的“阅读”。

要么就是按照某种他人无法的规律将有字纸片分成不同的堆头。

除此之外,他表现出明确地对待他人触碰自己这些“知识资产”的警惕。

这些举措,成功地吸引了乔安娜等家人,并且使对方好气又好笑,最终服从于这位执着小家伙的“坏脾气”。

作为一种长期坚持的美好结果,家人们阅读过后的任何读物,最后都会乖乖地交到一双小胖手中。

这些东西的集中,一方面让熊彼特更周全地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了准备。

下一步计划的开端可以说是“姜太公钓鱼”的路数。

但有几个问题还没想好。

第一个问题是,在哪“钓”。或者换句话说,他需要找一份合适的报纸作为载体。

第二个是,他得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作为“钓”起真正目标的过度。

第三是,他得安排一份美味的“饵料”。

报纸的选择,显然不可能是在本地。

他身处的摩拉维亚比较落后,农业以葡萄种植出名,工业产品主要就是钢铁、化工产品、皮革、建筑材料等比较粗笨的产出。

想来想去,熊彼特也只能从两个方向去做选择,要么是奥格斯堡,要么是维也纳,两者离他所在的特里希都差不多远。

奥格斯堡的好处是比较方便浑水摸鱼,当地出版的《自由汇报》、《莱比锡边境报》等均享有充分发行自由,只有个别刊号遭到当局没收,但坏处是可能影响力不及在维也纳发声强。

而维也纳的问题是选择太少,整个维也纳只有两份——昙花一现的《维也纳公报》和《维也纳日报》(一度名为《维也纳日记》,后改名为《维也纳日报》,号称仍在发行的世界上最早的报刊)。

维也纳的好处,一方面未来熊彼特多半会在这个地方成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是影响容易波及开来。

维也纳当地的近千名公务人员中,有差不多200人是法律和政治阅读联盟会员,他们经常一起自由涉猎卢梭、早期瑞士共产主义作品,甚至还会读传递意大利年轻革命者声音的《进步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