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军神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吕方来投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吕方来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地方就知道了。”崔野也不说。

一行人很快到了地方,这是一个以帐篷、小木屋搭建的村落,不过很整洁,也算得上干净。村落不少的孩子欢快的四处打雪仗。

“吕方你带十个人检修房子,看看哪家房顶有损坏的迹象立刻维修,免得被积雪压坏伤了人口。”崔野命令道。

“是。”吕方是外行,不过有其他士兵呢,他们看似经常干这个,一个个仔细检修房屋,老乡们也很热情,有的给倒热水,有的帮着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损坏的房屋很少,大部分都是很好的,只有少量的房屋有损坏的迹象,士兵们立刻加固整齐。

吕方问一个士兵道:“这是什么村子啊,为何如此简陋。”

“这是青州那边过来的难民,强壮的都去矿上或者其他的工厂干活了,这村里主要是老弱妇女。所以咱们团练里十天半个月就要过来帮一次忙,主要是维修房屋之类的事情。”

吕方又问:“那还收他们钱吗?”

士兵笑了,道:“就连他们吃的用的都是晁团练出资的,更不用说帮助他们干点儿活了,当然了咱们也不是天天来,一个月会抽出一到两天时间而已。”

吕方从来没想到当兵了还要帮老百姓干活,别的地方的当兵的哪个不是横眉立目对老百姓吹胡子瞪眼睛的,但是这里的士兵不是,和百姓关系很好。当然百姓自己能干的事情也不会让当兵的干,双方都互相尊敬和理解,宛若一家人一般。

吕方开始慢慢的适应这新的生活,由于体能敢不上,甚至输给了比他更年轻的史进,吕方还是很有上进心的,训练很刻苦。

团练大帐,晁盖居中而坐。

吴用有事情忙没有在,朱武、公孙胜依次而坐,武将来的倒是不多,只有刘唐、牛皋、卞祥、杜迁等不多的几人而已。

晁盖道:“有些事情想和大家商议一下,最近咱们的商队发现青州难民依然不少,吃不上喝不上的最少有一万人,都是今年受蝗灾的,更有歉收减产农户也有很多。这一万难民中青壮年最少有三千,就算是选出其中体格最好能当兵的也有一千人。”

公孙胜晃着他的马尾巴拂尘道:“哥哥的意思是想把他们招过来?”

“正是此意。”

公孙胜叹道:“哥哥爱民这是好事,可是有时候爱民也会为之所累。安置一万流民耗费颇大,就怕加重财政负担,导致入不敷出。”

朱武道:“咱们今年已经招募了六七千的工匠,安置了六七千的难民。大部分的难民哥哥说能安排到纺织厂工作,只是不知道这纺织厂还能招募多少人。”

“纺织厂一共能招募女工五千人还是不成问题的,制衣厂再招募两千人。这一下就是七千人,虽然以本地为主,但是咱们郓城是小县,如果招募的太多了反而影响农业生产。”

公孙胜道:“只要能安置的了我定然支持,我愿意走一趟青州,过去把难民带过来。”

“好吧,那就辛苦公孙先生一趟。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每人留五十斤高粱米,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此次进青州不能多带兵,你带领难民沿着河道附近的道路行走,如此一来士兵就可以从船上获取粮草补给,不至于让难民在路上冻饿而死。”

公孙胜道:“好,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办。”

牛皋道:“一万难民,行走队伍也是很长,老百姓又没有纪律约束,一路之上难免有生事的,不如让我带人去维护秩序吧。”

晁盖和朱武商量了一下,下达了命令,公孙胜为负责人全权负责,负责招募难民。杜迁随辎重船调运粮草,牛皋带兵护卫,史进、石秀、陈达、杨春随行实习。

队伍浩浩荡荡启程,兵分两路而去。

此时,远在东平府的扈家庄,扈家大厅里,扈三娘居中而坐,两边是十多位上年纪的庄里人。

其中一人道:“祝家庄仗着人强马壮,把原本属于咱们村的三千亩荒地硬要归属为他们祝家庄,实在可恼,还非说那是他们的地。”

原来最近由于晁盖的原因,各种商业兴起,原本不怎么受重视的花椒变的很值钱了。花椒这小灌木耐贫瘠,荒山野地都能种植。扈家庄有一片荒地多少年了也没人重视,祝家庄最近听说种花椒能赚钱,就打算把这块荒地种了花椒,因此才产生了争议。

扈三娘道:“祝彪这厮定是认为我哥哥不在庄里就认为咱们好欺负了,明天带齐庄客,咱们去荒滩和他理论。”

“好,一切听三娘安排。”众人应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