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之工业时代 > 第4章 乐高和橡皮泥

第4章 乐高和橡皮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卡车?你知道一卡车是多少吗?你是玩玩具还是盖房子啊?”

“我盖房子啊,我要用这个搭一个咱家宅院的模型。”

丁繁愣了一下,看看兴奋的孙子,转头道:“阿德,马上派人联系生产厂家,直接从厂家买两卡车过来,走空运。”

半个月之后,玩具到货了,不止玩具到了,与玩具同时到来的还有乐高公司的一位经理。

原来当乐高刚刚接到订单的时候,以为是有经销商来寻求商务合作,但当详细询问后,发现这个订单是给一个三岁孩子自己玩的,深感难以置信,这可是公司生产塑胶玩具十二年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单一客户。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公司直接派了一位经理过来看看具体情况。

两卡车玩具被运到了一个空仓库之内,与此同时,四个建筑工人被赵明正也带到了仓库之内。丁广开始指挥工人搭建模型,图纸是找人按照丁府的结构临摹的草图。

丁广一边指挥工人搭建建筑模型,一边自己来动手搭建各种家具的小件模型,一个星期时间一座丁府模型搭建完成,丁府整个院落占地四百多个平方被缩小到大约三十个平方,主建筑的三层洋楼被缩小到约三米高,每层一米,各个房间和家具都是按照丁府的格局搭建摆放,透过窗户的开口,可以清晰的看到房间内的结构和布置。

乐高的经理斯文森全程观看了模型的搭建过程,不时的惊呼“我的上帝”、“这怎么可能?”在模型搭建的第三天,斯文森就把电话打进了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语无伦次的要求董事长必须要亲自来香港看看这个奇迹,惊呼这是乐高公司走向伟大的重要机会。

在乐高公司高层还在赶来香港的路上时,又一个好玩的玩具被送到了丁府--来自美国的橡皮泥。

橡皮泥后世被评为最伟大的十项偶然发明之一。

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橡胶成了稀缺资源。有一个名叫詹姆斯·怀特的美国人,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他突发奇想,打算制造一种人工合成橡胶,用来解决目前的物资困难。

1956年,怀特合成了一种柔软、有黏性,并且弹性十足的材料。但怀特很快发现,这种合成物根本没法用来做橡胶的代替品。虽然这个结论很让人沮丧,但它黏性强的优点,让它实现了“废物利用”——作为壁纸清洁剂进入市场。

谁也没有料到,黏糊糊的清洁剂,去对付肮脏壁纸的生涯并没有多久,就被小学生们发现了新用途。孩子们用它来装饰圣诞节礼物,竟然直接引发了这种清洁剂的大卖。

通用公司立刻抓住這个时机,将灰白色的清洁剂“乔装改扮”,于是,五颜六色、带着香味的橡皮泥新鲜出炉了,成为最受欢迎的玩具之一。其后,橡皮泥的升级版出现了,颜色更鲜艳、更柔软的“水晶彩泥”“超轻黏土”陆续被制造出来。

丁广看到橡皮泥更加开心了,把橡皮泥捏成了一堆的人偶,有自己、有丁繁、有陈嫂、有家里的司机和其他佣人,还专门捏了阿财和阿旺,虽然丁广捏橡皮泥的水平并不专业,但还是能够分别出每个人偶代表谁。

当乐高公司的董事长戈德弗雷德来到丁家仓库的时候,看到是乐高搭建的庭院以及模型中的橡皮泥小人和狗,戈德弗雷德并不知道未来乐高行销全球的三个核心要素中的两个:乐高套装和乐高小人提前出现了,加上几年后ABS塑料作为主要材料,奠定了乐高辉煌未来的基础。

这时的乐高公司还只是北欧的一家小家具生产商,全球性的推广销售刚刚开始,塑胶积木的核心产品地位也还没有得到明确,主要的营业收入还来自木质玩具。

戈德弗雷德作为创始人的儿子也是刚刚接掌公司大权,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遥远的神秘东方,居然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够把乐高的魅力完全发挥出来,震惊的同时也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会。

虽然整个亚洲在戈德弗雷德眼里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地区,在这片贫穷落后的地区短期内恐怕很难有太好的销售业绩,但这个东方男孩对乐高玩具的拼接方法却对乐高公司未来的销售很有帮助,而那些橡皮泥人偶的加入,也使得乐高的玩法可以变的更丰富,对孩子的吸引力会大增.

丁繁看到孙子的作品时也是震惊不已,在深深被孙子的聪明震撼了一把的同时,同样的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自二战之后,香港的经济恢复的很快,尤其是华商的工厂数量迅猛增长,而塑胶玩具加工正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丁家在协议中获得了乐高在亚洲市场生产、销售、开发乐高产品的独家唯一授权,作为回报,除了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支付授权金以外,丁家基于乐高开发的所有创意、设计、专利会反向授权给乐高总部,乐高小人的创意将由双方共同申请专利共享专利产权。协议的期限长达三十年,这一协议的的达成奠定了丁家未来十年塑胶玩具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

协议达成后,丁繁迅速组建了新的公司作为与乐高合作的主体,鉴于与乐高的合作是孙子促成的,公司命名为广进实业公司。

与乐高达成协议之后,赵树德再次亲自赶赴美国,争取代理橡皮泥产品,此时橡皮泥已在美国热销,对赵树德并不重视,只是达成了一份为期五年的香港地区代理协议,虽然商业上对于丁家带来的利润并不多,但也成为丁家走向全球的开端。

在此之前,丁家一直盘踞在弹丸之地的香港,主要的资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收缩在远离港岛的乡下,可以说此前丁繁从未关注过香港之外的消息,此前开设的几家工厂也只是做最底端的加工,连过于复杂的生产设备都没有。

如果不是丁广重生带来的改变,也许丁家就会一直缩在元朗这个乡下做为一个小地主,被香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甩在后面,逐渐泯然在众多新崛起的华商之内,几乎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重要痕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