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活在明朝 >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五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一刀已经被通知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什么救灾了,他可以带着京师右所回到自己的驻地了,原因也很简单:内阁找到了缓解财政压力,填补大明国库的方法。这法子是什么老朱不知道,事实上也没多少人知道,因为在那天的会议上,大家也仅仅是对改稻为桑进行下讨论而已——没有皇帝的最终同意,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倒不是因为内阁通不过。

于是他就带着满腔地怒火和不爽带着五千大军回了驻地——临走之前问兵部要军饷,毕竟在京师这些天粮草的供应一直是其他四个卫所友情提供的,可兵部却以没银子为由拒绝提供,要老朱自己想办法,朱一刀大怒,和兵部尚书都拍起了桌子,兵部尚书也很光棍地道,你是锦衣卫,按理应该问皇上去要军饷,怎么会问到我们兵部的?!

我是锦衣卫不错,可我也是大明的官军吧?难道将士们在外打仗需要粮饷,只要是锦衣卫你也敢不给?

对不起,锦衣卫似乎从来没有在外面打过仗,倒是经常抄家——还需要军饷么?兵部尚书如是说。

朱一刀为之结舌。于是极为不甘心地往驻地撤去,在半路上,碰到了赶着数十匹马车,乔装打扮的狼群们。总旗告诉他,这些粮饷是皇上私人赞助的,另外还有五万两银子,不多,是为了感谢京师右所的弟兄们这些天来的辛苦。这些日子你们的所作所为皇上都看在眼里,很好,很不错,不愧为锦衣卫的精锐所在。作为嘉奖,万历还顺手给了张手谕:朱一刀可以不经过他的批准,调动不超过一个小队的军队做些自己的事情——当然造反除外。

老朱有些哭笑不得,一个小队,我调动一个小队要干什么用?有什么用?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甩手就扔到了自己的马上。狼群总旗笑着摇了摇头,对朱一刀的举动感到非常地满意——万历特意交代,如果朱一刀欣喜异常地拜谢,那就证明他心底里还是有野心的;反之,则说明朱一刀根本就不把兵权放在心上。这样的将领才值得信任,这样的臣子才值得培养!

可惜朱一刀又哪里知道这些,并不晓得,他无意的举动为自己化解了第一次人命关天的危机!

只要是皇帝,就都是有疑心的,就算平日里再怎么忠诚,一旦露出一点点的迹象表明,这个忠诚的臣子心底里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顺从,那么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戚继光便是如此,其实戚继光并没有错误,不过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他最大的错误:太会打仗。我大明承平日久,不会有太多太大的战事,一个将领如此会打仗,他想干什么?而且戚继光不止一次地要求把自己的部队拉到东南沿海,或者是蒙古边防,每次都让文官系统和皇帝紧张不已:他到底是想打仗,还是想叛变?!

只是大明已经离不了戚继光了,又根本没有合适的人来替代他。与他同一时期的俞大猷,这个人也相当地会打仗,但是可惜,这个人也是相当地不会做官,把能得罪的文官同僚全得罪了,所以根本不会让他带兵。于是戚继光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远离军权,又不能让他离开朝廷和军队太远,不然万一什么要用到他的时候不好使唤,所以被贬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回到了驻地,小屁孩朱常询也跟着一起跳下马,高高兴兴地奔着训练场跑去。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律的生活,白天认认真真训练,晚上轻轻松松地听老朱讲故事,朱一刀肚子里那点少的可怜的故事已经全都讲给他听了。万历十七年的春节,当朱常询回到宫里公开露面的时候,让郑贵妃惊讶的是,那个往常柔柔弱弱文文静静的三皇子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时不时都表露出杀伐决断地军士作风的少年将军。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他的那些坏习惯,坏毛病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

朱常询以前最喜欢的事情,和他那视财如命的皇帝老爹一样,坐在房间里,与自己随身伺候的小太监,玩掷银子的游戏。但是这次回来,不仅自己不玩,还严禁身边的小太监们玩,一旦发现,直接杖弊!按照朱常询自己的说法,今天能玩掷银子,明天是不是就该玩扔活人了?!

他的这种明显带有军队作风的习惯,引起了郑贵妃的警觉。郑贵妃严厉地盘问他,到底是跟谁学的这些东西?他却第一次用一种理直气壮的语气对郑贵妃说,母后,儿子身为皇子,应当有一个皇子必须要具备的好习惯,而不是像一个纨绔子弟一样糜烂颓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