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总是装作正气凛然的样子 > 第8章 水调歌头(二)

第8章 水调歌头(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实在话,历叙心里其实对对诗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虽说华夏诗词登峰造极,但保不齐就会碰到一个大佬,尤其是在这方仙侠世界,儒道乃是当之无愧的王道,江湖里数个年代的天下第一都出自儒道。

此为其一。

其二,抄诗虽说是小说里的常见桥段,但这其实也是个技术活,并非是唐诗宋词,乐府文章随便来一首就能碾压全场,这并非是辞藻文字的问题,而是情感上的考量。

首先,政治意味太浓厚的诗词不能抄,要是你搞一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霸气归霸气,风头归风头,但狗大户皇帝老儿估计会很有意见,你寄吧谁阿,比朕还霸气?

其次,用典太多的诗词不能抄写,除非能在这个时代找不到差不多的人物故事进行化用,比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郎是谁?铜雀在哪?二乔又是谁?在这个世界完全找不到相近的人事来解释清楚。

再然后,言志的诗句也不能随意抄写,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情壮志一览无遗,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羽翼未丰的时候展露抱负并不是一件好事。

最安全的抄诗,莫过于描写四时气候,山川河流以及寄情与景的诗词,而中秋节恰好正好有一首极富盛名的寄情诗词。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此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边是东坡居士苏轼回忆苏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一生,几经生死,风波不断,尽管遭遇了很多打击,却一直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的性格,这首词就是他人生达观的证明。纵观全词,处处都流动着一股飘逸的仙气,上天入地,纵横万里,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呼唤,充满着美好人生的向往,充满着作者对不如意现实的自我慰藉。这首词足以堪称史上最富盛名的中秋词,此词一出,余词尽废。

毫不客气的说,当黄富贵提出以中秋为题的时候,厉旭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输。之前说那些笔话,也不过是为了装杯拗人设罢了。

现在,就让你黄富贵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残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厉旭苦笑着,脸上缅怀追忆不舍痛苦皆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子殿下饮茶的手悬在半空,瞳孔微缩,很想说点什么来称赞这首词,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生怕自己言语粗俗破坏了此时的气氛。他想了想,决定招来下人,把这首词原封不动的送到长公主哪儿去。

休宁公主亦是呆住,一直以来,盛国有武将无双的说法,而燕国则以文采著式,也正因此,他们戏称盛国人为只会武刀弄枪的南蛮子,但厉叙这首词一出,直接击碎了他们心里那点可笑的优越感。

她柳眉蹙成两道月牙,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毫不避嫌的注视着厉叙,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只是以他的年纪,会是谁让他如此思念呢?

南宫一笑倍感意外,他邀请厉叙来此,本就是让厉叙来背下输掉燕山郡的锅,从而救下柳然,这倒不是他想加害厉叙,只是他很确定,皇室不会也不敢杀掉厉叙,一是厉叙认识长公主,二是厉相权倾朝野,皇室也动弹他不得。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让你小子来背锅,你怎么就乱杀了呢?

一群人各有所想,但最为着急的大概是蔡进,他是五年前的科举进士,在翰林编修的位置上坐了五年,因为没有背景,又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很想狠狠夸赞一番厉叙,借此机会攀上厉家这颗大树,只是他职位太低,不敢抢先开口。

“好!”

有人舌战春蕾喊了一声。

不是太子殿下,也不是休宁公主,更不是南宫一笑。

这叫好声来自屏风后边。

“是文大学士,听说今晚有诗会,大学士特地过来看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