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鬼 > 530 各方默契

530 各方默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通过服饰林阳还是能认出来高句丽人,这个国家是一个极度自卑的国家,因为本身国土面积狭小,陆续被大夏之前的朝代轮番征服统治。

真正获得独立国家的时间,还是在那一段时间,齐王夏河内耗,导致大夏无法抽出手来,这才让高句丽乘机脱离了大夏的统治。

这些年,因为大夏内忧外患,原本有些忌惮大夏的高句丽人,忽然也变得有些强势起来,不仅如此,这些家伙居然还异想天开的,想要让大夏拿出公主跟他们联姻。

对于这种不敬宗主国的家伙,皇帝的手段一向强硬,并且提出了,就算是要联姻,也不是大夏出公主下嫁,而是他们把自家最好的公主送来跟大夏的勋爵联姻。

没错,就是勋爵,皇帝就是这么硬,就算是高句丽送来公主,还不可能和大夏的皇子联姻,而是要和勋爵联姻。

这个条件一度将如今的高句丽王气得不行,可就算是在怎么气愤,他们却也不敢随意放一个屁,大夏的体量可不是高句丽区区弹丸之地能抵抗得了的。

单单是倭人的入侵他们都抵抗不了,若非是大夏震慑,他们这弹丸小国还存不存在都是问题。

现在是大夏抽不出手来对付倭人,必须要集中精神面对胡人的威胁的同时,还要稳定国内的一些人,在蒲甘王朝和江苏这件事没解决之前,大夏对于高句丽这样的小国家都是无暇他顾。

朝堂之上,皇帝稳坐龙椅之上,说:“已经收到高句丽使团递交来的国书,现在高句丽的使团应该已经入城了,虽然我大夏作为其前宗主国,大可无视这种弹丸小国,但为了彰显我大夏的雅量,这件事便由黄远爱卿你来全权负责接待的任务!”

“臣遵旨!”

黄远是礼部尚书,这种事情本就是他分内之事,当然历来对于高句丽,大夏甚至于连礼部尚书都不会派遣接待,更遑论想要大夏皇帝亲自接待了,身份上和实力上都不对等。

“虽然朕不知,为何高句丽,倭国,吐蕃,西域之外的戎狄都派遣使团前来的缘故,甚至于连和我们大夏向来不对付的胡人都派了使团前来,接待的任务就全权交给黄远爱卿了!”一下子收到好几份国书,对于皇帝而言,也是必须要慎重的讯号。

这几个国家天南海北的,中间还间隔着大夏这庞大的国度,若是说这几个国家是串通好的,那可能性也太小了,尤其是胡人那边,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这时候大夏的版图虽然被几个国家蚕食了不少,但北方的版图范围,依旧直奔地球上的西伯利亚而去了。

他们想要过来高句丽和岛国这边,就必须要绕一大圈的路,就算是西域之外的戎狄国,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到的,吐蕃更是如此,想要进入吐蕃,就必须要经过大夏的版图。

从天竺那边是绝对休想想绕过的,毕竟那大雪山立在那里,就算是在现代化设备发达的地球上,那一片山脉也一样是天堑,甚至于一度在飞机刚刚出现的时候,飞过那个地方都是极为困难的。

而且就算是派遣细作从西域那边潜入,也必须面临好几座山脉的阻隔,还有茫茫大漠,一个不慎就很有可能成为沙漠之中的一具尸体。

这时候的大夏已经有着许多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运送到外面,但实际上,就算是经验老到的商人,也很有可能在路上罹难,变成沙漠之中的一些鹰隼的粮食。

整个早上,除了黄远被允许提前离开之外,早朝时间一直持续到中午,皇帝和一众大臣商讨了这些国家的具体意图,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具体的原因。

为此,皇帝只能给前线下令,让前线的军士时刻保持警惕,警惕这些家伙借着使团进入大夏这一段时间,大夏放松警惕的时候,对大夏发动攻击。

朝堂上的各种势力原本都是水火不容的状态,今天却是难得的保持了沉默,除了皇帝提问道的人,其他人基本上都保持沉默,所有人都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至于,是不是各自心怀鬼胎,单凭一双肉眼分辨不出来。

在大夏这一片土地上历朝历代,都是伫立在这一片土地上的霸主,这些外敌无不觊觎大夏的物产丰饶幅员辽阔,恨不得将大夏彻底瓜分才好。

只不过,前几个朝代,伫立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国家,都是这一片地域的宗主国,就算是在内战的时候,外敌也休想乘虚而入,这小国家的主力甚至于都打不过一个起兵自立的诸侯。

大夏人口多,军队训练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要优于周围的各个国家,若非大夏实在是不喜征战,对外政策也一直都是被动防御为主,这些小国家哪里能捋大夏虎须。

大夏这一片土地上,从不缺乏能征善战之辈,也不缺乏矢志报国血气方刚的军人,更有着数百万期待在行伍之中建功立业的军人。

一个国家,想要从外部瓦解,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体量大民族认同感强大的国家,想要瓦解难如登天,每一次大夏除了问题,基本上都是因为内部出了问题才会这样。

大夏的朝堂内卷严重,甚至于军队都是内卷严重,但在进入,各方却出奇的大成一种无形的默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