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商鬼 > 446 第一批收获

446 第一批收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六月末的终于进入了完全的收获季节,第一批土豆和第一批番薯进入了收获季节,土豆的时间按理说,是要比一般的番薯要短的,但为了保证产量,也保证能拉长一些时间,顺利进入秋季轮作。

在这期间,林阳不准备进行夏季种植,而是要对一些不适合耕作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这时候没有什么化肥,只有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手段,对一些劣质土地进行土壤改良。

而因为有着养殖业以及牛马等牲畜的各种农家肥,这些劣地缺乏的就是肥力,利用农家肥,林阳将大片的劣质土地进行了改造。

但最主要的还是收获的喜悦,充斥了整个震泽县以及金陵西山种植园,许多百姓第一次从自家的土地里边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而水稻的产量也因为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的应用,增产了三分之一。

别看只是三分之一,也不过是百来斤粮食,但这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而这几乎已经是在没有化肥的年代,能达到的让水稻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增产三分之一的条件了。

再想要提升水稻的产能,就只能寄希望于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杂交技术的追求,研究出来杂交水稻。

林阳对于杂交水稻,只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还是在生物书上简单的了解,想要培育杂交水稻,在现在看来那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且不说自然野败以及雄性不育系的寻找的困难程度,现在的科技水平,也不能让百姓去了解这些东西。

番薯和土豆,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大关键。

而林阳还是大力寻找,林记的悬赏已经发出,针对于西域外来物种,尤其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只要有人找到一斤,便可以获得二十两银子的悬赏。

这对于许多外面的商队而言,都是一种难得的发财的机会。

二十两银子并不算多,但若是能带来一百斤种子呢,那就是很大一笔钱了。

而且这些种子,一般都是成堆成堆的,不可能只有一两粒,对于许多人而言,这就成了一个发财机会。

当然,林阳主要想要的,还是玉米以及另外的一些油料作物,花生已经培育成功,胡瓜也已经用大棚培育出,今年可以用了几亩田栽种,现在已经收获了不少的种子。

林阳没有学过制种,只能暗中记忆中农家的保存方式来保存种子,这种没经过调制的种子,虽然容易在保存过程之中出现一定的损失,尤其是次年播种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折损。

但至少眼下只能如此保存,林阳也在拼命回忆,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用于制种的药物,是当下能研发出来的?

可苦于不是农学专业出身的,林阳对于这方面的接触还是少了些,所以具体是没有多少了解的,也就相当于一般高中生的水平,当然你说什么生长激素,也不是现在能合成的。

林阳也知道,做人不能总想着一步登天,如今得到了番薯和土豆这样的高产作物,将会很大可能的解决掉粮食短缺的问题。

这样一来水稻和小麦也可以成为战略储备的粮食,相比于番薯和土豆的保存,谷子和小麦的保存是要更简单得多的。

震泽县获得了大丰收,整个田野之中,铺开了一处处晒垫,将番薯洗净切成条做成耐保存的番薯干,不同的番薯种类,挑选出那些适合做薯干的出来,大量的做成番薯干,一半作为种子和平时食用,放入地窖之中保存,一些不适合做番薯干的种类,便切片晒干研磨之后,变成番薯粉,然后按照已定的比例,制作成番薯面团,最后制作成人见人爱的苕粉。

制作成番薯粉之后,也更好保存,这样一来百姓家中也可以用来蒸馍馍吃,番薯馍馍和一般的白面馒头虽然有些差别,但整体上的味道却是相差不大的。

因为赋税已经按照正常的缴纳,而且按照官府的要求,这一次主要以稻麦作为税收,番薯几乎没有多少被充当为税务缴纳,这也是林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这么做的。

首先不能因为番薯哥土豆的进入,就挤压了稻作区和小麦种植区的份额,对于适合栽种土豆和番薯的地方,可以大力推广,而对于适合稻作和小麦种植的地方,便要因地制宜。

要充分发挥出番薯的强大适应性,番薯的种植限制性不大,但土豆的种植却是有一定的限制,松软透气的沙壤土是最适宜的地方,而且土豆的种子切记淹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