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张章卫家来人
三日后,阿庸的病症慢慢见好,徐凝慧倒也不急着走,索性在寺中住了下来。
萧扬欢曾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京。
徐凝慧在沉默许久后道,“我也不知道,好像在庄子上住久了,每日看着阿庸一日一日的长大,会笑了,会认人了。鸡鸣狗吠,家常琐事,好像心里那些不平,愤懑,怨怼,都尽数磨平了。”
萧扬欢听罢后,凝然沉思良久才道,“可是你回了京城,住进吉安候府,那些过往都会想起!”
“这不是放下,是你忘记了。”
徐凝慧抱着已经安睡的阿庸,低头温柔的注视着这个带给她希望的孩子,“我不如你许多,面对过往,我选择逃避,而你选择迎难而上。”
萧扬欢没有接话,她也低头看着好睡的阿庸,思绪远去,二人之间没有在说话,只有窗外的鸟鸣不休,唧唧不停,十分热闹。
此后,但凡萧昭佑出门去了智和尚处听禅,萧扬欢必定相送,在回来的路上,会去一趟天王殿,或是燃香许愿,或是默诵经文,或是听天王殿的僧人辩经。
二十六这日早上,萧扬欢在回琉璃院的路上,又去了一趟天王殿。今日的天王殿前换了崭新的经幡,经幡在山风中,烈烈作响,上头以线绣成的经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萧扬欢提供金银丝线,由昭哀太自姬妾共同完成。
在香炉中燃香一柱清香,萧扬欢照例跪在佛前为先帝和父母祈祷诵经,地藏经才诵念一半,听得殿门外有刻意压低声音的说话声。
见萧扬欢停了诵经拨珠的动作,伺候在一旁的叠翠便悄然起身往殿外走去,片刻后进来回道,“是卫家二老爷夫妇在外,听闻天王殿中的神佛十分灵验,想要在天王殿为过世的老太爷和老夫人供奉灵位。”
“但是咱们在这儿,明清师傅没敢放人进来,正在外间说话。”
萧扬欢继续拨弄手上的香檀佛珠,淡淡道,“佛前众生平等,各自相安无事,请卫家夫妇进来吧。”
叠翠再次躬身出去,没多会儿卫家二老爷和二夫人进来了。
卫家夫妇进门后,见了跪坐在佛前的蒲团上,诵经的萧扬欢,先行一礼才道,“叨扰公主殿下清净了!”
萧扬欢睁眼,看向二人,约莫三十五六的年纪,许是因为到寺中的缘故,各自朴素装点,神色倒是谦逊,“佛前都是清净地,并无叨扰之说。”
卫家夫妇再次拱手行礼卫二老爷看了自己夫人一眼,想要起身离开,却被萧扬欢叫住,“二夫人持家有度,寺中供奉一事,夫人比大人更合适。”
卫二夫人看向自己丈夫一眼,后者微微点头,“殿下说的是,论起家宅内事,还是女子比男子更清楚。”
萧扬欢莞尔一笑,“若论起外头的事情呢?”
卫二夫人心头一跳,后退几步,与明清师傅到了偏殿说话。
卫二老爷接过叠翠递来的清香,恭敬的向高高在上的佛祖许愿后,学了萧扬欢的样子跪坐在蒲团上。待萧扬欢诵毕经文,由侍女扶着起身后,他才道,“前些日子听说大丫头的一双儿女到了寺中,多亏了公主和郡王搭救才捡回一命!”
“二老爷打算如何安置冯家姐弟?”萧扬欢由着叠翠揉跪麻的膝盖,轻声问道卫二老爷,“送回冯家,还是接回卫家?”
卫二老爷稍微垂首,错开了萧扬欢犀利的眼神,“卫家正值风雨飘零之际,做不得庇护之所。当初大丫头被送走,卫家就没有插手,如今更没有插手的理由!”
萧扬欢悠悠一声叹息,“只怕冯家姐弟是不愿,毕竟母亲新丧,父亲远在任上。回了冯家,指不定如何被磋磨!”
卫二老爷的耳中落入那声叹息后,不知怎的,心底一阵愧疚。至于这愧疚因何而起,他却是不明白。
“究竟是大房的事情,大郎尚且在京郊大营里,二郎在老家锦州还未归,五郎还是十五岁的少年人。臣虽是叔父,但终究已经分家了,若是强行出面,只怕不妥!”卫二老爷心虚的解释道。
萧扬欢沉脸利眸看向卫二老爷,“是么?本宫偶尔听得寺中香客闲谈,民间媒人做媒后,夫妇之间闹了矛盾,也是要调和一二。大人这媒人做了媒,就能高高挂起,对结了两家之好的夫妇,不管不问的!”
“究竟是卫家经不起波澜,大人你不得以保全卫家上下;还是大人你卫家上下,已经磨了心性,断了前人遗志!可怜卫老太爷忠直一生,何等血性,其儿孙中,竟然无一人可以继承!”
这番话不可谓不重,尤其由十二三岁的萧扬欢指出卫老太爷遗志时时,卫二老爷心地一阵愤怒。“公主殿下这是何意?卫家已经不是父亲在世的那个卫家了,前有大哥追随乱臣谋逆,后又母亲逝世,举家守孝三年!殿下在深宫久已,不知世事艰难!”
萧扬欢一声轻斥‘放肆!’后竟然看也不看卫二老爷,低声讥讽道,“卫家是百年传家的世家大族不假,但卫家可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的走到如今。卫老太爷年轻时的卫家如何,卫二老爷比我清楚。怎么,卫家便是春日名花一样,只能受暖阳和煦,不能受风雨交加么!”
“自家骨血被人轻贱致死,大人竟然可以冷漠视之,如此的卫家,那与寻常人家有何不同,凭什么卫家要皇叔重用,凭借无情无义么?”
卫二老爷犹如被人当头棒喝,头脑发晕,不知其所以然,连萧扬欢何时离开的都不知道。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见自家夫人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老爷这是怎么了?”
“没事!”卫二老爷深吸一口气,对卫二夫人安抚道,“事情办妥了么,若是没有的话,改日再来也可!”
卫二夫人一脸莫名,但她自幼被教导三从四德,既然夫君有言,她自当遵从,便定了几日后再来。
于是,夫妇二人与明清师傅约定了三日后再来,便沿着原路原回。回府后,卫二老爷便让人请庶弟三老爷来,又吩咐人将十五岁以上的子侄传来书房议事。
卫府在卫老夫人离世前,由老夫人做主分家,但因为卫家遭逢大难,正需各方凝结在一起,便只分财务,并未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