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顺1730 > 第五五一章 短暂当人(上)

第五五一章 短暂当人(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帝也是微微一怔后,随即笑了笑。

心道这倒也是,兴国公虽有手段,既能练兵亦可工商,朕竟觉得他什么事都可分忧了,治水的事,他如何懂?

便叫近侍又把图册拿回,目视一圈大臣,本想问问管河道的总督,却还是没递过去。

提出这个意见的水利官员,皇帝自是熟悉,也知他根底,对他的能力还是信任的。

此人姓廖,名寒辉,不是科举出身,荆襄良家子,武德宫出身。是大顺皇朝的“自己人”。

大顺当年整合了各部势力,内部是有各种山头的。虽然都是“自己人”,但内部有时候也得问问祖上当年是混哪里的,哪个山头的。整合之后,后来的良家子若不认得,互相攀谈,只问祖上当年哪个山头的,或祖上陕北延安的、或者祖上瑞金农会的、豫鲁苏北榆园系的、鄂豫皖矿工黄麻农奴系的等等。

以及,尴尬的、放弃鄂豫皖进川,曾另立旗帜的张某的大西系……

这廖寒辉的祖上,是“集贤会”山头的人。

永昌二年,他们在江西起义,以瑞金、宁都、石城等地为根据地,组建农会,创建集贤会,组织武装暴动,建立田兵,纲领是:减租减息、永佃不易。

历史上,他们被满清和汉族地主合力绞杀,但余部一直抗争了几十年。

如今,荆襄之战后,他们与陕北大顺军配合攻下吉安府,会师井冈山。

虽不是嫡系的延安府的人,但瑞金系的在大顺内部也算是带资入股的,还是大顺打完荆襄之战最虚弱的时候。

再者其凭借对瑞金、宁化等地的控制,对福建地区以及方言人情的熟悉,让当时被满清的汉奸炮兵打的难受的大顺打通了“国际通道”。

得到了大顺急需的西洋火器和大炮,意义非凡。

本来集贤会就完全控制了赣南、闽西的广大农村,使得命令不出县城,群众基础极好。

大顺这边的百战精兵一到,轻而易举将赣南闽西的几个县城拔掉,使鄂湘赣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南下东进寻找出海口、打通国际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在九宫山后,大顺弃用均田免粮口号,集贤会的减租减息、永佃不易的口号也算是路线正确的。

没那么激进,整合起来比较顺手。

虽然不及满清南明对地主的保护,但减租减息,也没有彻底均田那么激烈,彼此妥协,也算能够接受。

瑞金集贤会一系的人,日后也编入大顺的正规军,转战南北,从炎热的广东打到白雪皑皑的赫图阿拉,出了不少炮兵。

到廖寒辉出生的时候,减租减息的事也就过去了六七十年。

他家祖上本就是在打通国际通道后选为炮兵的,数学底子不错,是以考入了武德宫。

之后又从罗刹人和法国人学要塞工程学,主持参与过大沽口要塞群的设计建造,也以要塞防御为目的,治理过海河河口。

再之后,在当年江苏节度使上书试行海运后,就被皇帝派来了黄淮考察。

能力在大沽口要塞群和海河河口清理等事上,已经展现出来了。

皇帝当初也是怕他进了河道系统后,沾染上河道系统的坏毛病,故而一直没有重用,挂了一个郎官的名,这些年一直在黄淮。

皇帝很清楚,河道、漕运就是个污泥坑,出个不染的白莲花着实是难。

砍头抄家一年至少三四个,但依旧挡不住,真正准备将来治水的人就不能提早往那里面扔。

廖寒辉也不是靖海宫出身,和刘钰也没啥交集。

但与之前的江苏节度使攀祖上交情的话,都是当年鄂湘赣系的,这些年倒也不至于清贫艰苦,自有帮衬。

现在开口就是三千万两,这显然也不是信口胡诌。毕竟主持过要塞群修建,对于耗费和人工效率心里有数。

而这么大的数额,既是敢说出来,肯定也不是指望在田赋丁银或者盐税上。

五年平淮,也不能说全国加个“淮饷”,不吉利不说,皇帝太明白这种上面收五百万下面敢收到五千万的道道了。

既不加赋,又要有钱,而且张口就是三千万两,显然廖寒辉也是把希望寄托在海外了。

皇帝盘算了一下,这几年自己的内帑里是有些钱的。户政府若是出点,刘钰这边再确保一下海外贸易的收益,五年三千万两,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治淮,可不只是这三千万两的事。

一旦废了漕运,运河两岸那些以漕运为生的,也得一笔钱才能安置。

商贾什么的,逐利而居,可以换地方。可那些纤夫之类,又无土地——但凡有地,谁干这一行?

算上这些,可就不是三千万两了。

当然,廖寒辉只需要考虑治水治淮,也不能怪他考虑不周。要是啥都考虑到了,要六政府和朝廷何用?

略略犹豫一阵,皇帝便道:“这图册,朕先细观,明后日你自来朕前讲解。至于耗费,若能耗费三千万两,根治淮河,复唐之两淮风光,大利天下。”

“钱,不是问题。”

“关键还是要看看这图册所言之法,到底有无漏洞。”

“此事当慎重。不可本欲救民,却成害民。若真那般,还不若什么都不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