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国贼 > 第一百七十章土地军管

第一百七十章土地军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百姓们手里有了粮食,才会真心地拥护靖北军对莱登的统治。

这样的政策李兴之是有考量的,土地军管,自然就可以杜绝逃到莱登的那些富户们起了兼并土地的心思,第二则可以迷惑朝廷,用自己对财富的贪婪让崇祯以及朝廷的那些衮衮诸公们对自己的失去戒备之心。

当然李兴之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想,具体的法律条文肯定是由军帅府的文官们负责制定。

对于李兴之将田赋降低到二十税一的标准,钱天锡和鲁良直等人是颇有微词的,按莱登的人口来算,去除不能下地的老人和小孩子还有大量的渔民,满打满算也就十五万下地的农民。

按每个农民种植三亩土地来算,整个莱登也只能开垦四十五万亩土地。

也就是说一年的产粮不过两百万石左右,而靖北军能收到的粮食不过才堪堪十万石,目前靖北军光战兵就有一万五千余人,分到每个士兵手中不过才六七石,这放在平时还好,若是遇上荒年或是有战事,这粮食根本不够调用。

“你们放心,军粮不够,咱们可以按市价到百姓那里采购,你们记住,只有百姓得到了实惠,咱们靖北军才能得到莱登的军民之心,本帅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要为全山东的百姓树立一个标杆,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到投奔咱们靖北军,有了人口还愁没有粮食吗?”

李兴之高坐在莱登知府大堂上,侃侃而谈,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可是大帅,咱们莱登百废待兴,哪里都要花银子,现在这些田地还没有任何产出,您又要筹措水师,又要组建军械制造局,下官恐怕会坐吃山空啊!”

鲁良直、钱安宁等人依然对李兴之的政令持否决态度。

诚然他们说的是实话,在李兴之的构想中,不光是水师、制造局,他还要筹建大量的学堂,还要打造完善的工业体系,将莱登变成稳定的大后方。

“钱粮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这个本帅自有考量,鲁先生和钱知府先将此政令,包括地方上的管理制度,做一个完善的条陈送予本帅,嗯,地方上就以五户为一伍,两伍为一组、五组为一村,五村为一乡这样安排吧。”

“伍长和组长由百姓自行推举,村长和乡长由我靖北军伤兵出任,地方上的保安队也要搞起来,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维护地方上的稳定,而消除地方宗族势力的干预。”

李兴之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自然没有人再有反对意见,再者这也是利民之举,鲁良直和钱天锡拱了拱手,就匆匆退了下去。。

看到诸官都下去了,大堂上只剩下四五个军帅府官员后,杨彪就是犹豫地说道:“李哥儿,鲁良直他们说的不错,咱们这三十万人口,每天消耗的钱粮何以万计,现在年辰又不好,别说向百姓收税了,我估摸今年都不一定能收到多少粮食。”

“彪子,咱有笔大买卖,你敢不敢替去做了,这趟买卖做好了,不光咱们莱登两年不用为粮食发愁,咱甚至可以先支你十万两白银,你那三十个婆娘的事也能解决了,而且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黄花大闺女。”

李兴之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诱惑性。

“大当家的,这买卖兄弟能去吗?”从胶莱河返回莱州的李睿,听完之后,就是两眼放光,也顾不得礼仪,当山贼时的黑话都喊了出来。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跟咱到书房详谈。”李兴之也不恼,施施然地站起了身子对大堂上的王忠、杨彪、李睿以及李有才和宋广坤说了一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