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黄金渔村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播烧烤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播烧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时候嘛,能跟现在比。”

陈凡摇摇头。

赵浩说的没错,对于扇贝食用和烹饪的记载,是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

孙吴武将沈莹所着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详细记载了当时临海郡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其中便提到:“玉珧似蚌,长二寸,广五寸,上大下小,其壳中柱,炙之,味似酒。”

此时孙吴地区的人们对于贝类食物的烹饪与如今的烧烤类似,将贝壳放在火上炙烤直至散发出阵阵香味。

扇贝的肉质虽然鲜美,但是缺少了调味料的单一炙烤,除了对于火候的要求非常高,无论从何种程度上来讲,味道难免会有些逊色。

因此到了唐朝,得益于中原地区与异域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诸如沉香、野茴香之类的调味料得以传入中原,它们与国人的饮食文化交互融合,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一抹亮色。

唐代饮食学家、医学家孟诜在其着作《食疗本草》中对于扇贝的烹饪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生椒酱调和食之良。”

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已经逐渐走出了对于扇贝单一炙烤的领域,而是寻求如何更好地保持其原有鲜味的同时,发挥出不同的特色。在蒸煮后加以生椒酱的扇贝肉有着别具一格的鲜辣味,也可谓是香辣扇贝的原型。

可惜受到了交通以及存储条件的限制,除了少数的沿海地区,早期内陆地区的人们通常难以接触到包括扇贝在内的各色海鲜。

因而可以看到,食用海鲜以及海鲜制品是一种身份地位和奢侈的象征。而扇贝作为一种内陆地区的珍惜食材,与鱼骨、海参、鱼翅、鲍鱼、鱼肚、 鱼唇、鱼子齐名,被列入“海八珍”之中。它们作为帝王设宴时将会食用到的海产品烹饪原料,曾使当时许多达官显贵趋之若鹜。

到了宋代,江南地区逐渐出现了专卖海鲜料理的摊子。

其中以“酒江珧”最为有名。

生取肉,酒洗净,细丝如筋头大,极热酒煮食之。成作缕生,胡椒、醋食之。椒、醋、入糖盐少许,冷供。

热酒可以很好地祛除扇贝本身的腥味,使之哪怕是作为凉菜也清爽尚口。

到了清代,随着航运的发展,贝类的普及,喜欢使用扇贝、干贝、江珧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不同的地方菜系也逐渐将扇贝吸纳到自己的菜品制作过程中,除了满汉全席中需要囊括“海八珍”的宫廷料理,许多官府菜、谭家菜、孔府菜中都可以看到含有干贝这种食材的料理出现。一时间凉拌、炒、蒸扣、熘、烩、烧、汆,或调羹作馅,各种各样的烹饪手段都运用于这种食材之中。

但是,作为一种珍贵的食材,扇贝并非是寻常百姓所消费得起的。

又买了不少的扇贝,摊主笑道:“大学生,我这边还有写其他的,小龙虾什么的也不错啊?”

“小龙虾,哈哈哈,我们有大龙虾。”

赵浩笑道。

“大龙虾!”

“呵呵,差不多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来。”

陈凡笑了笑。

大黄鱼,小黄鱼,大龙虾,青蟹,再算上金枪鱼,这些扇贝生蚝,海鲜已经够多了。

等等再去买一点韭菜,金针菇之类的,毕竟不能总吃荤的啊?

一行人又大肆购物一番,还好有房车在,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众人才折返回去。

回到家,就在陈凡家门口,众人摆开了烧烤架。

“各位同学,看,我们今天晚上,海鲜自主烧烤,管饱!”

韩国华直接在群里开了视频,将镜头对准了长桌上的一堆食材。

“大家看到没,金枪鱼刺身!直接可以生吃,话不多说,我给大家尝一尝!”

说完,他伸出筷子,直接夹了一大块鱼肉放进嘴里!

霎时,群里都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