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女的病娇相公 > 第十八章 心疼

第十八章 心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有几日就要到秋收季节。贺云儿看着乡邻们都在修理箩筐,不用孙氏提醒,她就砍了几根竹子,带着弟妹去请孙氏教她编制箩筐了。

粮食很是珍贵,亭川府的百姓都是用箩筐来挑水稻回去,以免挑着回去的时候,谷粒都掉地上。

收割水稻比较麻烦,农户们要把稻谷弄回来,就必须要把稻杆一起搬回来。而收集稻草晒干,好留着给牛羊等家畜过冬吃,甚至还要预留一些干稻草编制暖席,冷冬里床上铺上一层,就不会受冻。

这样的劳作,对于家里壮劳力多的家庭而言,并非难事,几个来回就能把一个地方的水稻弄回来。但对于家中没有壮劳力的人家而言,就是辛苦至极的。

比如贺云儿姐弟三人。祖父母、亲伯爹已是断了亲的,里正夫妇俩虽然心疼她,却也是年纪太大,帮不了贺云儿多少,最多是帮着煮饭。可话又说话来,即便是里正夫妇俩不计回报地帮她,她也不能毫无顾忌地照单全收。

况且,里正夫妇也种有天地,虽不多,却也要督促短工收割的。

所幸她家的三亩田地都在村尾这边,贺云儿搬到村尾之后,距离倒是近了许多,不用走一两里路,能省下不少力气。

有些田地的稻谷早熟了那么几天,许多的麻雀就已经成群结队地飞到田里吃稻谷了。才一两天,稻穗已被麻雀糟蹋得只剩下一半的谷粒。稀疏的稻穗戳痛了农人的心。于是乎,村子里的孩童每天就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到自家的田里赶麻雀。

孩童们爱玩,在大孩子的带领下,嘴里吹着哨子,大声地喊着,一片的嚎叫、怪叫声,倒是让村子彻底地热闹起来了。

贺敏与贺玲儿也是这赶鸟队伍里的其中一员。幸好他们家的稻谷都在一块,也让他们容易管。

麻雀们吱吱吱的,精得很,它们在山的这边被赶,就飞到山的另外一面。叫得孩童们心火起,可是很少有孩童能打下一两只麻雀以泄心头怒火。

贺敏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一条红色的破布条,手里摇起来,嘴里啊啊的叫两声把麻雀赶走,就蹲在一边叹气。

“玲儿啊,你说今天姐姐在山上能找到什么呢?”

“嗯,谁知道喔!”被问及的贺玲儿用帽子扇风,“我就想快快把稻谷收了,然后我们在家里晒谷子,就不用在这里傻瓜似的赶麻雀了。”

贺敏有气无力地道:“晒谷子也是要赶麻雀的。”

“那也不用跑好几块地啊。守着院子就成。”

贺敏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撑着草帽不再多说,心里想的却是今晚能不能多吃一个鸡蛋?

当天晚上,贺敏得偿所愿,多吃了一个鸡蛋。因为中午的时候贺云儿从山上又带回了一窝的野鸡蛋。

“姐姐,你说,我们捡了两次鸡蛋了,以后野鸡会不会被我们吃绝了啊?”贺敏鬼精灵地问。

贺玲儿闻言,当真是停住筷子仔细地思考起来。贺云儿却是笑了,“山那么大,野鸡多,哪里就是我们能吃绝的?”

第二天,贺云儿带着龙凤胎就开始收割稻谷。

秋老虎实在是厉害得紧,把人晒得头脑发胀。

贺云儿总是上午割稻,把连着稻穗的稻杆铺在田里晒一番,晌午之后便开始将干了些的水稻挑回家。一只箩筐只装一束稻。那样的担子轻了,多走几趟总好过一次挑太重而走不快。

龙凤胎心疼姐姐,拿着一个小筐,执意要两人抬。本来他们俩还想用小背篓背稻谷的,被贺云儿一口回绝了。背篓装得重了,会压脊梁,对年纪小的他们来讲,都不好。所以,即便是贺云儿她自己也是用箩筐挑,而不是用背篓。

为了赶时间,贺云儿帮龙凤胎装好稻谷后,就先挑着担子回了家,留他们俩在后面慢慢走。反正就几步路,也不怕有什么危险。其实贺云儿放心的根本原因是她知道。大黑狼就在家对面的山头上,总会看着小的两个。不怕有人起歹心。

两个小的,抬着扁担的两头,感觉扁担中间的箩筐是越来越重。

“哎呀,肩膀好疼啊!玲儿走快点!快点走……”走在后面的贺敏气喘吁吁地催促贺玲儿。

贺玲儿原本是咬着牙不出声的,听着贺敏的话,不得不粗声回道:“别跟我说话!累死啦!”她现在是腿软肩膀疼,几乎要撑不住了……

贺云儿已经放下东西,又挑着空箩筐折回来,听见这对话,真是叫她一阵好笑。不过,她也不敢出声,免得让贺玲儿恼羞成怒。

殊不知,她的笑声已经让贺玲儿羞恼了,可见是自家大姐,不好生气,反而催贺敏走快点了。

“刚才我叫你走快点,你叫我别说话,现在又催我!真是不害臊。”

“你见着姐姐就偷懒,我就催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