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他来自大唐,最猛山贼 > 第75章 第一次粮食危机的应对办法

第75章 第一次粮食危机的应对办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耕不仅是自己要种地,他还找到了高庆郁,高庆郁目前手下有将近四千多的士兵,主要负责是兴城的城防。

他们的营地就在城中,距离城中心有很长的距离,兴城的圈地很大,但却所有的居民点主要还是聚集在中心区域。

高庆郁原来投奔忽老爷手下也是有几千士兵的,这些渤海溃兵,要说起来,爹娘不疼,舅舅不爱,渤海国不愿意收他们,大唐当他们是流寇!

如果忽老爷没有收留他们,他们也真的只能当土匪了。

这原本也是忽老爷的一种恩赐,毕竟给了一个吃饭的地方,高庆郁和手下对胡老爷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但是忽老爷却从没把他们放在心上,给的待遇极差,还经常不给军饷,对外宣称兴城有数万士兵,震慑周边的势力,对内却连军粮有时候都克扣。

手下对于忽老爷早就怨声载道了,可是都被高庆郁压住了,他不压住又能怎样?

离开了兴城,他们这批人该去哪里?难道真的去当土匪,那不是迟早就被各种势力消灭的结果吗?

自从投降了忠义军,李耕在这方面还真的是对他们不错,起码军粮军饷不在拖欠,甚至还选了一批人去接受薛刚的精兵训练。

听人说精兵营的待遇才叫好,那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都简直是最好的!

有人传言回来,精兵营发两套军服,靴子,全都配备唐横刀,接杆式的长矛,虽然操练辛苦,但是每天都有肉吃,有时候早上还有鸡蛋。

很多人都非常羡慕,这些渤海溃兵,原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身体素质也不高,更别说战斗意志了。

目前做做守卫城防的工作,时不时维持一下城里的治安还勉强,真要让他们打仗,恐怕还会成为溃兵。

但即便是溃兵也是要吃饭的,这几千人每日的军粮消耗不是个小数字。

之前因为忽老爷的军粮不及时,这些溃兵不得已,也从事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赚点外快贴补一下。

后来发展起来,他们有自己的商栈,也有自己倒腾的货物,甚至将一些军队中应用的武器甲胄也往外卖。

李耕在军粮军饷这方面还是对他们不错,总算不至于饿肚子,但要吃的好,却不一定满足了。

这支军队未来会怎样?作为领军的人,高庆郁也比较迷茫,因为他看不到未来。

前两天他被叫去参加一个会议,李耕现在组织人开会也是经常性的,很多习惯都是这样慢慢养成的,很多人也对李耕的习惯不排斥。

像这样大家坐在一起没有尊卑地位的会议,就围着一张圆桌,喝着茶吃点零食的方式,就把很多事情决定了。

这次会议上,李耕提出了“屯兵”的要求,那就是要求高庆郁手下的所有士兵都要参与到种地的任务中去,当然他自己就在种地。

唐代是府兵制,各州府负责养兵,大多也都是负担一些杂役的工作,按照朝廷的要求,多少兵马分摊。战时归朝廷节制,平时就是打杂的,所以战斗力并不高。

后来因为军制方面的一些改变,府兵做到了精简,慢慢也变成了募兵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