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他来自大唐,最猛山贼 > 第204章 孤王的宫殿不能少

第204章 孤王的宫殿不能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间已经到了秋天,这个时节的辽东大地可算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扶余府的各地,新城附近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秋收准备,几年听说还要搞秋收竞赛,扶余城那边的新兵也会来参加。

之前这伙新兵在这里农垦种地,人数似乎比去年人少很多,听说他们去打仗去了。

新兵还是去年新招收的一批,数量并不多,忠义军强调了当兵要吃很多苦,并且挑选的也非常严格,非是那种身体强壮脑筋灵活之辈不收。

但即便是如此,争相当兵的人也不少,别的不冲,就冲人家那一身的装备,这待遇就差不到哪去,而且这个月能吃半个月的肉,几乎平均两天就有肉吃,就足够很多人羡慕了。

新兵的数量还真的不多,现在对于招兵,忠义军未来可能越来越严了,这是在节约成本。

新兵挑出来进行精兵训练,实在是太费钱,越来是没钱没人,不得已只能如此,现在有钱有人,却不能随意挥霍要解决成本。

所以身体素质各方面尤其是脑子灵活就成了最重要的额选择手段,这样的新兵可以直接进行精兵训练。

目前忠义军在辖地的所有兵力不过两万多,虽然在参议团扩大会议上,召集了很几个军中的中下层将领军官,都说需要扩军,但最后总体目标也只定在两年之内扩军到三万五的程度。

这还是会议争吵出来的决定,就连远在中京显德府的李耕和安火奴都送回来意见,所以两年之内扩军到三万五,而不是新增,这第一年也不过要求招兵六千步兵,两千骑兵。

分配到全年的话,可不新兵数量就不多了吗?

但这批新兵的素质却不差,在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之后,立刻就被拉到新城这边进行轮换农垦,种地的传统不能丢。

尤其是赶上了秋收,那更要让他们多干活了!新城这里有忠义军大片的农耕地,但在扶余城附近则大多都是农户自己的田地了。

扶余城于兴城那边是一样的,周围的好田地都分给了登记的新农户了,还租借给他们牛马等牲口,就是要求他们提高产量。

兴城这边三年的免税期到了,结果忠义军定的赋税也并不高,逢年过节的也有折扣减免,新农户们大多很满意,少有意见。

农业发展在忠义军这里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所制定的策略在前期都是辅助的是打基础的,对于很多农户属于帮扶,所以短短几年粮食数据就一路上涨。

就算是第二次粮食危机的时候,忠义军实际上也从没有真正为粮食短缺着过急。

从外面来看,辽东渤海国的西面景色就完全是天地一片金黄色,很多人都在做准备,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仍然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景。

可是一旦到了外府,有商队离开了扶余府,一路走向长岭府到达中京显德府,则是大地一片荒凉的景象,很多原来的田地都荒芜了。

这一路走来这样荒芜的地方显得非常多,整个显德府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有一股压抑的乌云始终笼罩在自己的头顶之上。

虽然天上仍然有一颗大太阳,明晃晃的不敢直视,但你仍然会感到压抑的阴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