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中土游侠传 > 184章 过楼兰

184章 过楼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粟特人也是吐火罗人,双方自然有亲近感。康米卢取出一件红绿半袖华彩绮衣,一条七彩织锦护臂,都是来自中原上佳的丝绸,康米卢道:“匈奴的税越来越重,我们难以得到华夏的货物了。这些赠送城主大人。”

黎长安向往华夏文华,熟读《诗经》、《左转》,对中原的货物十分喜爱。还曾到达长安,名字也改作黎长安。

他叹口气道:“如今僮仆都尉四处催马畜旃(毡)罽。搅和得楼兰也不不安宁。诸位过沙阴地,沿着且末河南下吧!西域南路小国只是纳贡,却无匈奴驻兵,安宁多了。”

沙阴地是注宾河上游和且末河下游支流汇聚而成的沼泽地,不缺水源,行进顺利,在沿着且末河西南而下。一日后抵达且末城,这是西域南道第一个农业国都。西域南路以昆仑山为界,分为北麓农业国和南麓游牧国。南麓且末、精绝、扜弥、于阗、皮山、莎车皆农业之国,位于丝绸南路要冲,大多为塞人之国。

中土春秋时,塞种人遍布天山南北、葱岭东西,人口百万,胜兵二十万。但是塞人部落分散,塞王不能强有力控制各部族。伊犁河谷的塞王生存环境优越,水草丰茂,五十万口部族生存悠闲,胜兵二十万。不料月氏人被匈奴所迫,时四十万月氏人西迁,甲兵十万,竟如同狼入羊群,塞王惨败,遗留的塞人投靠大月氏,后来融入乌孙。一部南下先后建立了乌弋山离和罽宾,一部在葱岭北建立了大宛、捐毒、休循,一部沿着昆仑山进发,沿途建立了疏勒、于阗、扜弥、皮山、精绝、且末等国。

且末如同西域南路其它邦国一样,常年无雨,且末河是唯一水源,居民决水中麦,也种植葡萄瓜果。农民耒耜而田,没有中原的精耕细作,难以养活太多人口。且末城只有户二百三十,口一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城中多玉器工匠作坊。南道诸国的皆在昆仑山北麓,西夜、皮山、于阗、精绝、且末皆是昆仑之玉产地,普遍产出白玉、青玉、青白玉。西夜多白黄玉、青花玉、墨玉,于阗主要是白玉、羊脂白玉、鸡骨白玉。且末主要有糖白玉、青黄玉、黄玉。玉石造就了这一条玉石之路的富裕。粟特人采购了玉石,售卖琉璃器、罽宾纯丝织地毯与轻如羽翼的羊绒披肩等。

众人并未停留向南二百里抵达小宛国。唐旄遗种诸国牧场贫瘠,只能蓄养羊群,却不足以养牛马,而且偶尔山洪威胁。小宛只有一百五十户,口一千二百,胜兵二百。小宛虽然是塞人,但是却是昆仑山羌王的附属行国。

昆山南麓羌人之祖乃上古唐旄羌人。唐尧时,派羌部节旄西征西昆仑山腹地,是为唐旄,其后裔在昆仑山与葱岭山间坡地,游牧为生,不种五谷。唐旄疆域广阔,北接于阗,东临西嫫族。然而这片干旱的高原游牧区无法满足唐旄与日俱增的人口。唐麾穿越羌塘高原,迁徙至冈底斯山以南的峡谷和羌塘高原东部边缘,那里广袤的牧场和原始森林给唐旄更好的生存机会,唐旄人建立了羊同、苏毗。遗留在昆仑山腹地的唐麾遗种与乌孙种、塞种人、月氏种相融合,(小宛、渠勒为塞种人)建立婼羌、戎卢、西夜、子合、德若、蒲犁、依耐、无雷、难兜、桃槐皆游牧之国,辟南不当道,寄田于昆仑南麓农业国。诸国与胡人不同,皆羌氐行国。小宛之东,戎卢之南,渠勒之西,于阗之南,难兜之南,均与媾羌相接,。

如今昆仑山羌王称婼羌王。黄帝时的东夷少昊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玄冥师(雨师),生允格,居于若水而名婼部,是唐旄中的贵族种。婼羌王在小宛设立了贡监署,若是经过昆仑山腹地的婼羌地还须经过同意,否则大大小小的唐旄古羌、月氏、塞人等种部落可以将商旅劫掠得体无完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