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虚梦 > 第一百一十章 制艺

第一百一十章 制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严宁心倏地向前两步,看到二老爷清冷的眼神,仿若一盘冷水泼了下来,方稍稍冷静。

老太君亦坐直了身子,她倒冷静得很,不过,那双精明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二老爷。

二老爷长叹一口气,方徐徐道来。

原来,这次解试有三场,第一场是四书五经,第三场是策论。这两场柳士元都答得中规中矩,文采尚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倒是第二场,要替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即先皇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

这道题可大有讲究了。

除了得掌握诰文的写法之外,还得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间节点以及郭子仪在其中的作用。安史之乱说白了,就是太上皇唐玄宗搞出来的。可此时太上皇尚在,因此在行文时必须要保持皇家体面。

既要将事件真相说出来,又要给制造祸端的人留下体面,这篇文章可谓大有玄机了。如何曲笔,如何粉饰,如何将一件负面的事情用正面的手法表达,其中的精深微妙之处,可以说妙用无穷。

本来依柳士元素日圆滑的个性,这种文章自然手到擒来。但最终他却败在了这里。

“他怎么写的?”严宁心浑身颤抖着问。纵使她是深闺妇人,亦知道此种文章不仅考究作文人的功力,更考究的是圆滑度。

二老爷深深看了她一眼,方将蔡主官告诉他的原话说了出来:

“你家这位外甥,诰文写法没问题,安史之乱也非常清醒了解。但字里行间对郭令公当年因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去职返家守孝见解不同。他认为大丈夫当如战国大将吴起般纵然母亲去世,只要于前程有碍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前程回家奔丧守孝。

还说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在位时便将他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可见是同意他的观点的。如此一来,郭令公的做法便甚为不妥了。”

老太君和严宁心听后,脸色都变了。须知道,此时的郭子仪平定河中兵变,被册封为汾阳郡王。不是他严府惹得起的。

二老爷见她们已然知此事的重要性了,又道:“我朝以儒学为统治思想,儒学的核心是仁、礼、孝。孔子答哀公问政时,便说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以生也.禮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若想成大事者,必以仁为本。而最大的仁便是爱亲人。若然连亲人都不爱,孝义都不顾,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何用?”

一番话下来,说得严宁心脸红耳赤,汗颜无地。室内一片寂然。

“不过,你放心,这篇文章蔡主考官已封存起来了,还叮嘱其他副官不得外传。所以,对士元日后的前程影响不大。只不过,这次必然是不能中举的了。”他看看严宁心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神像要迸出火花般,不禁又道,“士元还小,许是为了标新立异,想要一举中的,才如此写的。不然,依照往日他的表现,断不会是不孝之人。”

“他敢?这个天杀的。”严宁心气得便要冲回院子里教训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